第60章(2 / 2)

平清 容恪 2422 字 13天前

胤禩口中语气依然平淡如水,好似说的不是自己生死,而不过是棋局失败,拾子重来:“我与四哥,不需旁人评论。”他脖颈命门仍然掌握在太子手中,却不避不退,只是手上腾出来,仔仔细细,整理了身上衣服。

殿内许多双眼睛,看他动作优雅从容,不悲不怨,生死置之度外,相比之下,太子衣衫不整、困兽濒死之态更为可恨,不禁纷纷动容,为之着实喝彩,无论心中如何想法,此刻也都生出几分不忍来。

胤禩也没什么想法,只想叫自己死的别那么难看罢了。他理顺衣服,也不再管太子,朝着康熙方向恭敬跪下三叩首,微微笑道:“皇阿玛,儿臣先去了。”

康熙大抵生平第一次如此在乎自己这个八儿子,悲声道:“胤禩!”

胤禩嘱着微笑,又看向胤禛,这一眼万千情绪,尽都流露。胤禛恸色更甚,深深回望。二人心心相印,霎时明了彼此想法。而临此生离死别,胤禛从来没有如此痛恨自己,恨自己无能为力,叫胤禩落到这种情境,更要决绝赴死,却是成全自己!

今夜若是胤禩就这么死了,日后他纵使享有至尊,坐拥天下,又有什么乐趣?他筹谋算计,争夺那个位置,还不是为了二人天长地久,长相厮守?

胤禛现在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小八啊小八,你若死了,我便剐了仇人,安排好后事,陪你去了罢!

他遇到这种情境,反而更加镇定,望了望内外形势,冷厉震慑:“废太子胤礽谋逆,已经事败,尔等皆是被废太子蛊惑,才会犯此大错,若能当即悔过,可留全尸,不牵连家人!”

士兵们面面相觑,看着外面已经被包围住了,而太子眼下实在颓败,不过几个呼吸,纷纷扔掉手中兵器,作投降之举。而只消一会儿,殿内就唯有太子几个亲信还守在太子身后。

这几个亲信,也是犹犹豫豫,面上慌乱。胤禛心中痛苦,口中却决然道:“有弃暗投明、拿下谋逆首恶者,既往不咎!”

话音刚落,立刻有人在太子身后突然发难,太子一时不查,被击倒在地,而手中刀刃不辨,划开胤禩脖颈,立即现出一道长长的血痕。

胤禩踉跄没能站住,也随着倒在地上。摸到脖颈之上,手心里全是鲜血,却未曾伤到气管。胤禛冲上前来:“小八!”

胤禩伏在他身上,微微喘息:“四哥,我没事。”

康熙硬撑着身体下床,走到太子面前,太子伏地不起,竟痛哭出声,只一声声唤着“皇阿玛”。叫得康熙老泪纵横,再控制不住自己,昏迷在地。

这一年八月,康熙病重,无法理政。传位于皇四子胤禛,退位为太上皇。

十月,康熙驾崩。次年胤禛即位,年号雍正。

历史,终于完全改变。

第60章 尘埃皆落定

乾清宫里,夜幽人静,然灯火通明。

胤禛瞥了眼旁边床上躺着的人,眸中不禁有了几分暖意。折腾了大半宿,那人是该累得很了,不然的话,怎么会这般安静的躺在“龙床”上?

自己也是皇帝了,康熙也已死,天下间没有再能阻拦他们在一起的力量。胤禩却仍然如此谨慎,说怕人怀疑,不肯多进宫陪他,更不肯时常留宿。

若非他先斩后奏,派人去廉亲王府直接说王爷今晚被皇上留在宫里商讨国家大事,岂能这样把人霸占下来,一诉衷情?回想胤禩在床上的生动模样,他心头又有了几分火热,又强自压抑下来。

罢了,来日方长。这天下也好,小八也好,在他这一生一世,都是属于他的了。思及此处,他唇边也有些志得意满的轻微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