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2 / 2)

里正说明天下午出发,今日赶紧洗洗刷刷。可是这条河几近干枯,洗刷是不可能的,只能留着人和畜生喝。有些人开始自发的维持秩序,一个村一个村的分配河流区域。

周郡一边让路云取水,自己一边开始继续做石刀,还有今天见到的匕首,他也要把铁锈弄掉,然后放在火力烧,之后再用石头把刀刃磨锋利点,磨光滑一点。

周娇也没闲着,开始借着火光编织草鞋,还没干透的水草混入其中,一层一层的绕起来,缠绕着加固鞋底。周娇这一天已经编好一双草鞋了,给了周郡。周郡试了试,合脚的,他摸着周娇的头,夸奖着:“我们娇娇长大了。”

周娇很自豪,“我要给路云哥再做一双。”她打了个哈欠,肚子里吃的东西已经消化完了,困意泛上来,周娇掐了自己一把,提提神继续编织。

路云打水回来了,嘟囔着:“差点又打起来了,这水好浑。”

周郡放下磨刀石,走过来,见坛子里的水底有泥,他道:“先放置一会儿。”等会用水壶舀出来,稍微过滤一下。这样的水说明河底已经快干了。他看了一眼水草底下的压得树根,犯愁剩下的路该如何走。

里正说前方有那种观音土,可是周娇和路拾是不能吃这样东西的。他抱起路拾,这小家伙这两天精神好了点,这个时候睡的香香的。

他又抬头看看星空,满眼璀璨,怀里的路拾呼吸平稳,小嘴巴一吮吸一吮吸的嘟嘟的。周郡见他可爱,心情陡然转好,也许天无绝人之路。

第二天,众人就再次起来,整个河边营地都动了起来,因为下午出发,所有有人趁这出去找食物,有人在河边再次取水喂牲畜,把能装水的物件盆、缸、坛、碗、壶都装满水。

有的人家里富余一点则利用还能用水蒸干粮,有的人什么都没有,比如周郡,则是把树根再次煮了,让他们都能吃饱。俗话说吃饱饭好上路。

吃完了,就让所有人再去河里把自己弄湿,然后睡上一觉,养足精神和体力好出发。他们像蜿蜒的河流一般过了太阳最炽热的时候出发了。出发前路云扒拉着几块湿润的泥巴涂在了身体上,说着给自己保湿。他没舍得穿周娇熬夜编成的草鞋,而是用泥巴把自己的脚糊的满满的。

其实昨天听里正说能吃土,路云就想去土丘那边挖点,但是被周郡拦住了,告诉他这种土不能吃,这不是那种可以吃的观音土。

他们大部分的家当都在周郡身上,而金钗被周郡放在了周娇身上,她小孩子不用背多少东西,路云抱着路拾,一行人慢慢走着。

出发朝封家堡而去。

天黑的彻底看不清路了,才原地休息。他们小心翼翼地喝了水,路拾的水壶里是树根和一个田鼠熬成的糊糊,喂给他吃。

他们今晚不准备吃东西,等天蒙蒙亮的时候会啃几片有水分的树根,用匕首把树根切开,一人三四片,艰难的啃进肚子里。“哥,什么时候能到那个丘陵啊,王丫说她爹以前吃过观音土,细细的跟白面馍馍一样,吃一口就不饿了。我想吃那个。”

周娇听到这里,眼里也露出了渴望。

周郡一顿,眼睛垂下,喃喃道:“快了。”

这里太干旱了,赵王的封地以丘陵、平原为主,山区较少,他们这一路走来土丘和平原居多,但近两年大旱,土地减产,粮食无收,许多荒地便出现了。

加上赵王骑兵谋反,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弃地逃荒投亲的人就更多了,他们往江南逃,的确是因为战乱和兵祸,但灾年旱灾也是一个原因。赵王手下的兵如土匪一般,蝗虫过境下村民们根本无力反抗,只能等死。

他们这群南下的逃荒逃难的少部分之前都是有粮食的,但是消耗光了,有不少人吃过观音土。但周郡确定周家村的人还没吃过观音土,一开始是有粮食支撑,但后来没粮食了,饿着肚子了,却找不到那种可以充饥的观音土了。

周郡知道这种土,他姥姥曾经和他说过,困难时期全村都吃过这种土。吃的肚胀如牛,没有大便,肚子硬邦邦的,最后腹胀而死。但这种土是高岭土,可以用来烧制瓷器,而且很细腻,的确可以少量吃,能有饱腹感。

姥姥说过他们用这种土把野菜杂草混在一起,柔和成面团状,切成那种小块,然后蒸熟,味道又苦又涩,是在饿的很了,泡着水吃上一块,就这样充饥活下去。但是千万不能一直吃,因为这种土本质上就是石头!

几人想着白面馍馍,睡下了。一直到第三天,树根没了,水也只剩下两个水壶中。里正说可能就在这里,远处看有高高矮矮的山,但都光秃秃的,他们便停下来,许多人一起往那边去找那种白白的,细细的,水分很多的观音土。

这种土还可以做瓷器。周郡想弄一点再烧制几个那种长长的窄窄的坛子,用来装东西的。他之前看过一些纪录片,知道这种瓷器只要挖个坑,把做好的瓷器放进坑里,用大火烧两天就可以。就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在这停留几天。

土丘和丘陵看着近,但他们过去也花了大半天时间,为首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汉,指挥着他们去那里寻找,详细地说明了那种土是什么样的。路拾周郡两人没有分开,而是一起寻找,很快就找到了。喊了一声,里正家的大儿子周大福就过来,“哥儿,运气不错。”他拍着周郡的肩膀,让周家村的人往这里来。

他们带着簸箕和布袋,还有几把农具,周大福指挥着几人挖,然后当场就用簸箕把杂质弄走,接着放入布袋里,“俺爹说了,我们一起挖土,带回去。之后村里面统一分配。”

众人都没意见,这种东西不处理,是没办法吃的。他们这些人都是青壮年,回去还要问问里正,等着女人们想办法把土蒸熟,最好能再找点野菜野草混进去。可是他们满眼望去,这土丘光秃秃的,除了土和石头,找不出别的东西了。

而且周围还散落着尸骨,都是那种晒干了的,但不是骨头的那种尸体,脱水的又死了没多久的那种。

周郡没说话,等那些布袋子都满了,他和路云走在最后面,用坛子装满了回来,里正说这要用水蒸,可是现在水资源珍贵,所以只能蒸一小部分,每人分一点,剩下的带着上路。众人没意见,周郡等人就更没意见了。

他们连水都无法提供,这样做对她们更有利,也是里正偏袒他们。所以只在这里停了一天半,蒸好了土,每人分到了手掌长的两寸宽的观音土两块。

路云迫不及待地吃了两口,然后脸的皱巴巴,“好难吃。”但他不信邪,又吃了几口,还是那样干涩苦,难以下咽。周娇把水壶给他,“哥,抿一口。”

他只抿了一口,咽下去,“还行,能吃。”

周郡用匕首把这种土块分割成两根手指大小的长条,对他们说:“实在饿的不行的时候吃一根。”他要严格地控制住他们吃的数量和频率。

他们吃的时候路拾眼巴巴看着,周郡却不给他吃,只拿了一根长条让他舔舔。路拾这小婴儿也是精怪,舔了几口后就扭过去头去了。

“这家伙。”周娇点点他的小脑袋,“厉害,知道不好吃呢。”

第13章 土匪

前路遥遥无期。

周郡一行人努力跟紧不掉队,里正说已经走了五十多里路,还有近二十里的路,再坚持坚持就能到封家堡了。封家堡既然有土匪在那,而且那里之前是封家军的驻地,就一定有水源和村落,而且还会有良田。

土匪也需要吃饭,难道要一直靠着抢劫吗?再说他们肯定不敢去抢豫章王治下的郡县,但是这方圆百里空无人烟的,又能抢到什么呢。所以大部分人猜测封家堡的土匪肯定自己种田。

过了封家堡就出了冀州,进入豫章王治下了。可是他一直没提怎么过封家堡,封家堡里的土匪会对他怎么样?

周郡不知道地形,问了几个人也说不准,看着只有去到再说了。

路云边走边回头,周郡问他看什么,他小声说了句:“王丫不见了。”

“在后面吧。”周郡也不担心,让他把草鞋穿上,因为往下的路那种坚硬的碎石很多,路不平,而且路边的死人越来越多了。天气热,他们要走快一点了。

王丫和她娘也分到了两块观音土。这些流民战线拉长了,蜿蜒地前进着,渐渐有人走不动了,或者因为饥饿被抛下,她和娘落后许多,眼看着要脱离大部队,她第一次着急了。

她咬牙坚持着,拽着她娘一直走到走不动了,倒地而睡。也不管旁边就是死人,刚刚死去,眼睛睁着,肚皮鼓鼓的,死不瞑目。她娘见了也不尖叫,而是将头扭到另一边。月光下,她睡着了,恍惚间有人踩到她了,王丫一惊,睁开眼睛,见到一个老头咧嘴对她笑,牙齿泛黄,然后就要张口咬她。

王丫抓起木箭,往他脖子一捅,偏了下,那个老头就倒下了。母亲这才醒过来,王丫惊魂未定,抱起母亲嚎啕大哭,“他想吃我。”

母亲闻言,眼里发出异样的色彩来,拿起石头就往那老头身上砸。王丫拦住了,擦干眼泪,背起网兜继续上路。她的网兜里有木箭、竹筒、破衣服、草绳,干草料、木碗及笼子,还有一把弓,就是没有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