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肉店的大姐没说,原来买排骨竟然也是不要票的,排骨虽然好吃,但有骨头,骨头压秤,占了至少一半的重量,很多人觉得不如花肉实惠,不舍得用肉票买。
排骨不要票,价格和肉价一样,都是一斤八毛钱,但家里孩子多,再加上晓梅和大亮,至少得买三四斤才行。
经常在堂姐家蹭肉吃,许晓梅心里过意不去,“姐,咱不是前几天才吃了排骨吗,就买点猪蹄就行了,我给多泡点豆子!”
胡秋芳身上的伤看着挺渗人的,虽然都是皮外伤,但后背一道道的鞭伤让人看了触目惊心,刘丽红带着女儿去找了南山村的赤脚医生,但人家说治不了,没办法只能领着闺女去了镇医院。
镇医院倒是给治,住了一周的医院之后,胡秋芳身上的伤基本上都收口结痂了,虽然有点痒,但至少不疼了。
胡秋芳这次住院,一共花了六块钱,刘丽红哪有这钱,武连方这人特别鸡贼,结婚前许诺把工资和供应票都交给刘丽红,结完婚却变卦了,刘丽红不短吃的,不短喝的,也不短穿的,武连方才给她做了一身新衣服,但她身上也不会超过一块钱。
这六块钱还是武连方出的,他倒是没有多问,出钱出的很痛快,胡秋芳要在家里养伤,他也没反对,刘丽红以为这是同意养胡秋芳了,心里特别高兴,继女再好,不是自己亲生的,人家跟她隔着肚皮呢,胡秋芳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不管咋说,还是亲闺女在身边比较好。
然而又过了几天,武连方突然在夜里跟她商量,要送胡秋芳去福利院。
刘丽红心里不高兴,但还是说道,“福利院,那是想去就能去的?”
武连方得意的笑道,“一般人当然去不了,你不知道吧,小枝她舅就管着福利院呢,这事儿我已经跟他说了,说只要每个月出两块钱,就能让胡秋芳去。”
他说的小枝,是他的前妻,武连方这人也是运气好,当初跟着村里的瓦工去镇上做活儿,被小枝看上了,这小枝是镇上人,在镇邮局工作,父母都是镇面粉厂的工人,小枝的父母本来是看不上武连方的,虽说外貌长得还行,高高大大的,但他是农村人,而且还没有工作,女儿嫁过去肯定要吃苦的。
但后来武连方运气好,面粉厂招工的时候他去了,因为有小枝的帮忙,小枝的姨夫,是镇上面粉厂的办公室主任,武连方很快也成了面粉厂的工人,和小枝顺利结了婚。
可惜有了孩子的第二年,小枝就生病了,还不是一般的病,是白血病,这病特别遭罪,小枝生了病就没法工作了,也照料不了家和孩子,武连方要上班,下班后还要做饭洗衣照顾孩子,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七八年。
小枝的父母一开始看不上女婿,闺女生病了却又老担心女婿把给闺女给扔下了,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镇上有个姓黄的人家,这家的女儿也是婚后查出来有肝病,女婿立马就要求离婚了,没隔几个月,立马就又娶了一个。
好在这武连方表现还不错,虽然照顾女儿有时候不太尽心,但作为一个男人,能熬上这么多年也算是不错了。
所以虽然小枝已经去世了,武连方也已经再娶了,但小枝那边的亲戚,都还是很愿意帮他的。
而且这事儿办成了,受益的其实还是小枝的孩子。
刘丽红还想争取一下,说道,“白白给人家两块钱做啥,秋芳就养在家里不行?这孩子可勤快了,什么活儿都能做,不要求别的,有她一口饭就行了!”
武连方说道,“那不行,咱们之前可是说好了,不养胡秋芳,你也不用难过,赶明儿我先带你去福利院看看。”
第二天,刘丽红带着胡秋芳跟着武连方一起来到了福利院。
镇上的福利院,稍微有一点偏僻,从外面看房子也很旧了,但走进大门去了里面,又完全不一样了,里面收拾的很干净,地方也很宽敞,约有四五十个小朋友正在院子里做操,一个个穿的还算干净,小脸上都带着笑容。
武连方先领着母女俩去了住的地方,是一间挺大的屋子,应该是三间连在一起的,里面放了一张张小木床,上面的被褥都叠得整整齐齐,然后又去了教室,刚才做操那些小孩儿现在坐在教室里了,有个年轻的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课。
最后去了厨房,有两个中年妇女正在做饭,一个在揉面,另外一个在切菜。
武连方笑呵呵的问人家,“大姐,这是在做啥饭?”
切菜的妇女笑着告诉他,“蒸馒头,炒小白菜。”
胡秋芳人小看不到,刘丽红却是已经看到了,案板旁边还放着另外一个大盆,里面是和好的玉米面,可见他们福利院蒸馒头,蒸得不是白面馒头,也不是二合一馒头,而是两掺的花卷,这种花卷玉米面加的很多,比二合一馒头还要多,吃着并不好吃,一层白面一层玉米面,那口感说软不软,说硬不硬的,刘丽红一点儿不喜欢吃。
出了厨房,武连方说道,“丽红,你看吃的住的都不错吧,还有老师给上课,秋芳要是能来了,就是掉进福窝里了!”
刘丽红当然知道他这是哄人咧,福利院这么好,他又有这么硬的关系,咋不把自己的闺女送进来呢?
但她不敢和武连方正面呛呛,而是说道,“看着是还行,他们能把孩子养到多大?”
武连方说道,“咱镇上的福利院,是政府办的,是县里拨款呢,一般养孩子都能养到十八岁,到那个时候秋芳都是大人了,咋着不能自己挣一口饭吃啊?”
刘丽红放了心,但还是嘟囔了一句,“我这亲妈不养孩子,要让人家福利院知道了,那不是骗取国家的福利吗?”
武连方听到这话,知道刘丽红是愿意了,就笑着说道,“怕啥呢,小枝的姨夫管着这福利院,旁人不敢说啥,即便是查出来了咱们也不怕,秋芳不算福利院的小孩,算是寄养,我每个月给两块钱呢!”
刘丽红点了点头,问自己的闺女,“秋芳,你想进福利院吗?”
胡秋芳咬着嘴唇,红着眼圈不肯回答。
武连方提议,“丽红,今天咱在外头吃吧,国营饭店的肉包子香着呢!”
武连方带着她们母女吃了一顿肉包子,敲定了胡秋芳去福利院的事儿,第二天一早,刘丽红就开始收拾东西了。
说是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胡二叔和胡三叔把胡秋芳送来的时候,把被褥和她的衣服都给拿来了,那被褥已经用了好多年了,又破又烂,衣服也没有几件好的,大部分穿着都小了。
刘丽红此时想起来继女的衣服了,这孩子自己占了一口箱子,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很全,而且每一季都不止一套,她长得快,也长得高,很多衣服小了不能穿了,白搁着也是浪费。
或许是因为胡秋芳要走了,武素芬态度还算可以,没理人但也没故意找岔子,看到继母收拾的那些衣服实在不像样,她还主动说,“妈,你瞧瞧我的衣服里,有没有秋芳妹妹能穿的,有的话就给她吧。”
刘丽红心里对继女千恩万谢,打开箱子挑了两件短袖,一条裤子,一个外套,还有一个八成新的小棉袄,看大小正好是胡秋芳能穿的,也大着胆子拿了。
就这么着,胡秋芳被送到了福利院。
她忐忑不安的看着武连方和刘丽红离开了,回到宿舍把自己的被褥打开了,正准备铺,一个中年妇女进来了,帮着她把被褥铺好了,笑着说道,“你给我过来,去见一见院长吧!”
福利院的院长正是小枝的姨夫,他五十多岁了,整天一副笑眯眯的模样,他拿了一张表格让胡秋芳按手印,胡秋芳照做了,他笑道,“闺女,以后这儿就是你的家了,记住了,你以后不叫胡秋芳,叫王玲玲。”
胡秋芳愣住了,说道,“我不叫王玲玲,我就叫胡秋芳!”
郑院长脸上的笑容没有了,板着脸看着有点吓人,他说道,“你以前是叫胡秋芳,但你来到了福利院,就得改名字。”
胡秋芳有点懵,不太明白自己叫了那么多年的名字为什么要改。
中年妇女拉着她出了屋子,笑着说道,“玲玲,我姓赵,你叫我赵老师就可以了,你今天第一天来,老师先带你熟悉一下环境怎么样?”
胡秋芳点了点头。
正如武连方说的,这家福利院是县级福利院,是县里直接拨款的,算是个正式单位,福利院的员工也都是正式工,每个月有工资有供应票还有补贴,对待福利院的孩子算不上太好,但也不算差。
吃上面每天主食一般就是两掺面的花卷或者两掺面的馒头,早上没有炒菜,只有咸菜和粥,中午和晚上都有炒青菜。
菜就是福利院在后面的空地上种的,常见的各种青菜都有,炒菜里不可能有肉,都被职工分着吃了,但油星子还是有的。
一个星期还会改善一次伙食,吃不上肉,但能吃上一回鸡蛋,要么一人一个白煮蛋,要么一盘炒鸡蛋几个孩子分着吃。
胡秋芳很快适应了这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上午,他们本来正在院子里做操,忽然外面呼啦啦来了一群人,这些人进来后就左看右看,很快,有两个小男孩被领走了,还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也被领走了。
她悄悄问一个叫杏子的小女孩,“杏子姐姐,他们都去哪了?”
苏杏子有点不高兴的说道,“这你都不懂,他们被人领养了呗。”
胡秋芳问道,“这,咱们是福利院的小孩儿,福利院不是会养咱们到十八岁吗,还能被领养?”
苏杏子翻了一个白眼说道,“咱们都是没爹没妈的孩子,咋就不能让人领养?听赵老师说,咱们福利院要求可高啦,来领养的都是挺好的家庭,一旦被领养了,不但有了新的爸爸妈妈,还能过上好日子!”
胡秋芳立即急呼呼的问道,“那他们都喜欢收养什么样的孩子!”
苏杏子盯着她看了一眼,说道,“你五岁了,你没戏了,你没看今天被领走的都是小的吗?”
胡秋芳觉得她这个说法不对,立即纠正道,“没有吧,那个叫涛涛的男孩,他不也五岁了吗?”
苏杏子又翻了一个白眼,说道,“你傻呀,他是男孩,男孩比女孩吃香!”
胡秋芳也想被收养,她仔细琢磨了一下,在带来的衣服里,找了一件比较小的衬衫穿上了,她本来就瘦,穿着短了一截的衣服,还是破旧的衣服,让人一看就觉得挺可怜,但她精心准备了好几天,收养的人却没再来。
不知不觉间天气热了,胡秋芳只能换上了短袖,这一件水红带圆点的衣服挺好看,是武素芬的,她长得漂亮,小脸儿本来就白,这件衣服衬托的更好看了。
这天下午,小朋友们正在院子里三三两两的玩啥,胡秋芳和苏杏子总在一起玩儿,俩人都喜欢玩儿石子儿,正玩得开心呢,赵老师忽然过来了,还领着一对中年夫妇,俩人都戴着眼镜,看穿衣打扮就不像一般人。
胡秋芳抬头冲他们怯怯的笑了笑,小声说道,“叔叔阿姨好!”
那一对夫妇也冲她笑了笑,仔细打量了她一番,女的很和气的问道,“小姑娘,你几岁了?”
胡秋芳很小声的回答,“五岁了。”
赵老师领着那一对中年夫妻走了,又去看别的小孩儿了,胡秋芳猜到人家没看上她,也许是觉得她太大了。
其实刚才她想回答四岁的,但赵老师在旁边,赵老师是知道她已经五岁了的,她怕撒谎会被当众戳穿。
苏杏子见她情绪不高,又悄悄的说道,“玲玲,你知道果果的事儿吗?”
胡秋芳摇了摇头,“不知道。”
苏杏子压低了声音说道,“她以前被一户人家收养了,一开始还挺好,后来那家有了自己的孩子,老打她,她被打的受不了了,偷偷跑了出来,坐了一百多公里的火车,又回到咱福利院的!”
胡秋芳瞪大了双眼,“她自己坐火车?”
苏杏子点了点头,说道,“她可机灵着呢,她说了,虽然院长有点吓人,赵老师也经常会骂人,但福利院不打小孩,比被人收养强!”
胡秋芳点了点头,觉得这话说的也对,她虽然才五岁,但最近经过了太多的事儿,人家那条件好的人家,的确未必愿意养她,比如以前在西山村,林婶婶就不愿意养她,林巧巧的父母更是不愿意养她。
的确还不如呆在福利院,最起码吃穿不愁。
两个小女孩又高高兴兴的玩起石子儿,没想到赵老师又领着那一对中年夫妻走过来了,赵老师说道,“王玲玲,跟我来!”
胡秋芳如同做梦一般,跟着赵老师和中年夫妻一起去了院长办公室。
郑院长还是笑眯眯的,问了她几句话,又介绍了中年夫妻的情况,男的姓林,是县实验小学的老师,女的姓周,是县文化局的,然后拿出一张表格,她在上面按了手印,中年夫妻则是郑重的签了字,然后,就把她从福利院里带出来了。
胡秋芳都走出大门了才想起来,她的衣服被褥还有一盒子石子儿还没收拾呢,慌慌张张的又要往回走,“叔叔阿姨,我去拿我的东西!”
林老师和周金书都笑了,说道,“玲玲,家里什么都有,那些东西都不要了,我们给你买新的!”
胡秋芳犹豫了数秒,她的被褥可以不要,有一两件衣服还是不错的。
但若能买新的,旧的不要也行吧,她点了点头。
从镇上到县上有三十多里地,胡秋芳坐在周金书的自行车后座上,看着路两旁逐渐往后退的风景,心情一下子好起来了。
胡秋芳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县上呢,不过镇上比他们村好多了,县上肯定比镇上还好,以后,她也是县上的人,是城里人呢!
她紧紧拽着周金书的衣角,一路上都特别开心。
到了县上快中午了,林老师和周金芳在一家国营饭店停下了,胡秋芳忐忑不安的也跟着走进饭店。
两口子显然很高兴,他们的女儿前几年生病去世了,周金书去年医院检查子宫出了问题切除了,她不可能再有孩子了,所以俩人从一开春局四处寻摸孩子。
他们两口子都是文化人,尤其周金书到现在都是个很浪漫的人,□□没啥标准,但一定合眼缘。
县周边的两个福利院都去了很多次了,今天去青山镇福利院本来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一下子碰到了胡秋芳。
这小女孩不但长得漂亮,眉眼还跟他们死去的女儿有点像,所以周金芳是一下子看中了,林老师一开始觉得五岁太大了,什么都懂了不好养,但周金书十分坚持,他从来都是听老婆的,后来也觉得胡秋芳不错。
林老师很熟练的点了红烧肉,小米粥,还有一盘又白又胖的馒头。
胡秋芳和她妈妈刘丽红一样,特别爱吃白面馒头,她就着馒头吃红烧肉吃得不抬头,吃完一个馒头还想再拿第二个,周金书制止了她,说道,“秋芳啊,女孩子不好这么吃的,把胃撑大了,你长大了就是个大胖子了,来,先把豆腐汤喝了。”
喝完小米粥,胡秋芳打了一个饱嗝,周金书笑道,“你看,喝了汤就饱了吧!”
吃过饭,林老师和周金书领着她去了文化局的家属院,他们两口子要□□不是什么秘密,家属院不少人家还帮着牵过线呢,这会儿看到两口子领来一个小姑娘,便知道是收养的小孩了,都围着胡求芳看,夸她长得不错,一看就是聪明相秋
文化局的家属院房子都不大,周金书就是一个普通的科员,分了两间屋子,小院里另外搭了一个厨房,房子虽然不大,但里面收拾的特别干净,周金书业余爱画画,墙上挂着不少她临摹的画,雪白的沙发上盖巾也是雪白的,周金书笑着说道,“玲玲,别拘束,快坐呀!”
胡秋芳小心翼翼的坐到了边上。
周金书去洗了两个苹果,递给胡秋芳一个,说道,“吃呀!”
胡秋芳吃过苹果的,西山村后山上有不少野果子树,也有野苹果树,每年都会结一些果子,果子还没完全熟的时候,早早就被村民打光了。
她这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甜的水果呢。
当天晚上,胡秋芳睡在干净舒服的被窝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她也是死了爸爸,妈妈和她遭人嫌弃,但梦里她成功的把林巧巧推到了山涧下,林巧巧摔死了,很快她就变成了林巧巧。
林巧巧的爸爸妈妈对她特别好,她一直喜欢的林婶婶不知咋的突然死掉了,她曾经羡慕的林四丽成了没妈的孩子,后来林四丽的爸爸也死了,林四丽和三个哥哥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过。
再后来她去上小学,有一天他们去上学的路上,山突然晃起来了,林大壮为了保护她被石头砸中了腿残疾了,她去镇上读初中,二力为了帮她打欺负她的小混混,被人捅了两刀,没死但是右胳膊抬不起来了,只能辍学回家了,后来她去县上读高中,为了供她读书,大壮和二力去下矿挣钱,遇到矿难一死一残,后来三虎也辍学了。
她考上了大学,林二强也考上了同一所大学,林二强听说她生活费不够,打工赚钱给她,她因为长得漂亮遭人嫉妒,差点落入别人的圈套,被别人给糟蹋了,幸亏二强及时赶到,她得救了,二强却寡不敌众,在和人打斗的过程中失血过多而亡。
再再后来她偶然碰到了林四丽,林四丽出落得比她还要漂亮,不但考上了大学,还有了特别优秀的男朋友,人好相貌好家世也特别好。
然而不知为啥,没过多久,林四丽的男朋友就成了她的男朋友,她大学毕业后就嫁给了他,依靠着他的家庭,她辞职下海了,做什么赚什么,个人财富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再再再后来,有个人主动请求给她写一本书,名字都取好了《从农村少女到千亿女王》。
胡秋芳以前也做梦的,但从来没有做过如此真实的梦,她早上醒来还记的梦里的每一个细节。
这个五岁的坏心肠的小姑娘第一次茫然了,如果梦里的事儿都是真实的,那她现在不应该在这个县城里,而是应该在西山村当林巧巧,但西山村已经有林巧巧了,她当不了林巧巧了。
吃过早饭,林老师去上班了,周金书笑眯眯的说道,“玲玲,我和你林叔叔是办了正式的收养手续的,你林叔叔下午就会去民政局办登记,这样就可以给你上户口了,所以你需要换一个名字了。”
胡秋芳说道,“那,我能叫林巧巧吗?”
如果叫林巧巧,那梦里的女孩就还是她,在梦里,所有的人都是围着林巧巧转的,最后她住的是像宫殿一样的房子,活得和童话里的公主差不多了。
福利院的赵老师,曾经给他们讲过公主的故事。
她想当梦里的林巧巧。
周金书和林老师原来的女儿就叫林巧梦,重合了一个巧字,林巧巧这名字她听了很顺耳,说道,“可以啊,巧巧不错,很顺口寓意也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原女主正式下线了,后面关于她的内容几乎没有了。
抱歉,修改稿子之后忘了设置发布时间(九点就写完了!),本章留言有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