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2)

“我拿他没辙,真没辙了……”

余京海声如蚊呐,好好一把浑烈的嗓子像被箍子给收住的。

“……他对我那是真没话说,我这腿脚不利索,别人看我其实都是低着的,就他没有,他平着看我……”

“他还护着我,就在他待的那办公室里,也不想别人会怎么看……您瞅他那身子骨是薄薄脆脆,但心宽胆阔,什么也不怕不忌讳。”

“……人教语文的,读起课文来,老先生的架子可足了。那调子抓得还好听,气势变来变去,忒灵。”

余京海一脸的沉浸,忍不住憨沉着声笑了出来。

“他是真文绉,您没听过他骂人,甭管是训他那小外甥还是那群学生,再急也蹦不出一个坏字。”

“他就是个慢性子,不会跟人急眼,打架那就更不成了,这要往外头搁,就容易遭人欺负的。”

“我手上硬,只要后边能把这腿弄好了,我肯定能护好他。我就想护着他,护他一辈子。”

“甭管怎么着,我还是觉着他也不是真没把我放心上的……”

老太太听着他翻来覆去地讲着这些事,见他眼里不停地往外冒光,那光还一阵比一阵亮。

老太太随后扔下瓜子壳,拍了一把床板,猛一撂嗓,满满的对着天花板干二锅头的气态。

“搁这儿缩头缩脑的,你要真认准了就是这个媳妇儿,那就去追。大老爷们,甭怂。”

*

余京海给自己打够了气,拎着老太太亲手做的红豆糕,回了学校。

他听周惜的,趁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假期一直在老家专心陪老母亲,陪得老太太都要拿瓜子皮赶他,嫌他唠叨。

这会儿也临近开学,好多学生和老师都陆续回了校。

周惜回得稍微晚了些,据说是假期去找长住国外的家人聚了聚。

消息都是他从周惜朋友圈发的动态里得知的。

不过那天晚上周惜离开后,也没跟他断了联系,每天都会在微信上问他关于老太太脚伤的事。

还向他要了地址,寄来好些适合老人吃的补品,理由是老人虽然没真的伤筋动骨,但小扭伤也不能忽视,营养一定要跟上。

余京海收到消息的当下,眉眼展得能冲天边去,后来收着了周惜寄来的快件,兴高采烈地拆完包裹,把补品堆满了整个屋子。

有意显摆似的让老太太看得清楚,跟着一块儿心里乐呵。

他怎么想都觉着不是没戏的,就是需要时间,他是要奋起直追,但也不一定非让周惜在这当口就给他明确的答案。

追人吗,哪能不等的。

想通后的余京海闷头讨好。

不是跟着医生给的试行复健方案锻炼,就是在微信里绞尽脑汁,见缝插针地紧盯周惜的每条新动态,一出来就先把爱心赞的图标给点亮。

再认认真真地评论,让周惜天天都能瞧见他的踪影。

还学会了发自己的动态,拍些翻新过的院子里种的那些个花花草草,和他在那些花花草草旁边勤奋练腿的图片。

待在老家的日子过得也就不算太难熬,除了心里想着人,想得慌了,几个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终于回到能见着周惜本人的地方,余京海更是心情大好。

一听说人已经在语文组办公室了,立刻揣起东西,往教务楼赶去。

到了办公室,就见周惜站在桌前,刚把桌面收拾整齐。

余京海大半个月没见着他,挂心得很,一见上就想卖力表现,对他亲近对他好。

“阿惜,你怎么没喊我?以后这种事儿我来整就成,你还要给那群小崽子备课,有得忙着。”

余京海走上前去,把人拦回椅子上坐好,带来的两袋礼物也都摆上了桌,直接介绍起来。

“这是我妈亲手做的,红豆馅儿,就放一半的糖,不齁甜,这是老家邻居自个儿种的良心茶叶……”

这次的份量是只给周惜一个人的。

在家里他就被老太太蹬背批评过:“……你说说你,成天帮这个帮那个的,你别整的小周以为你对他跟对别人没两样儿,你得特殊对待,懂不懂?特殊什么样儿你得表现出来啊!”

他寻思着也对,要追人不是?

就得告诉周惜,在自个儿心里,他是独一无二,最特殊的那个。

“哟,余哥又带什么来啦?这味道甜的……放假回来就有得吃,真好真好……”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闻味而动,之前早就习惯了余京海隔三差五来送福利,平常也都是这么打趣的。

却没想到这次没等别人围上来,余京海就捂起了袋子,往周惜的抽屉里收进去,还挺严肃地解释:“这次就一份。”

众人看余京海把礼物藏得紧,不由面面相觑,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没事,余哥,分量也挺多的,我一个人也吃不完。”周惜站了起来,笑着打圆场。

说完就要去拉抽屉。

余京海挡住了他的手,梗直了声道:“老太太说专门给你做的。”

他那时还在旁边打下手,全程提醒着老太太糖量得按照周惜的口味来放,千万不能整错。

这下大家都感到匪夷所思了,要说余京海性子直是没错,但平常要让他帮个忙他都不会轻易拒绝,人一向好说话也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