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2)

“安全带指示灯。”

……

飞机的轮子接触香港国际机场的陆地的那一刻,徐桁川没看见,但陈嘉予悄悄地,缓慢地呼出了一口气。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陈嘉予在滑到停车位的时候,顺手检查了一下胎压胎温。

回北京的时候是徐桁川主飞,陈嘉予乐得在旁边管执行检查单和无线电。拨入进近的频率的时候,他有过大概一秒钟的期待,但是听到那边不认识的声音的时候,便知道了他也没那么幸运凑巧,不是每一次都能赶上方皓。他不认识这个进近管制,但是塔台是楚怡柔值班,陈嘉予落地以后就多问了她一句:“今天方皓在塔台吗?”他也不知道自己问这个到底是有什么计划,只是那个时候,他真的有冲动想去问,这句话就冲出口了。

楚怡柔回答说:“不在哎,今天他值小夜班。有事吗?”

陈嘉予想,他有事吗,那自然是没有什么确确实实的事。可是,他倒期盼着能和方皓聊聊天,也许对方会像当初自己安慰他雷达事故那样,也知恩图报,安慰安慰自己。可是,不凑巧就是不凑巧,方皓明显不值班,他也不可能原地等两小时等他上班,然后让急着交岗的方皓陪自己聊闲天,这太不现实了。况且,那样的话,就真的太明显了。

他只好对楚怡柔说:“没事,想起来个事,我私下跟他说吧。谢谢小楚。”然后断掉了塔台的频率。

飞香港体力上不算累,和飞广州没差别,但是对于他来说是精神太累,从头到尾绷得很紧,容不得一点差池。还好,陈嘉予想,和自己搭班的是徐桁川。

飞行员被训练去信任飞机,信任机器,信任仪表。他们可能会重复一个平安顺利的从起飞到降落的过程上千次,但一个小小的故障可能就会颠覆之前所有的训练、固有习惯和对飞行的认知。

很多机长副机长飞行经验五六千个小时,但这五六千全都是安全小时,而遇到事故的训练小时数相比之下少得可怜。所以,模拟仓模拟各种事故训练才格外重要。即便如此,真的事故发生的时候往往驾驶舱内是混乱至极的——机身大幅度抖动以至于看不清仪表,或者飞机暂时失控发生疯狂的翻转,需要机长强力推杆或者拉杆改出,或者五六个警报同时响,驾驶舱客舱内烟雾弥漫。在这之上,两位飞行员需要搞明白哪里出了故障,然后翻出手册执行这个故障的检查清单。整个过程中,最骇人的并不是这些程序,而是心理压力,知道一百多条人命就拴在自己的一举一动上的这种认知。

其实,陈嘉予一直不觉得自己有多优秀。他是好的飞行员,各种考核都名列前茅,从技术项到人际关系方面的考核,他从来没有失误过,在公司里面顶着好多“最年轻”头衔,他升副机长的时候是最年轻副机长,后来升机长的时候,又是最年轻的机长。但是,不说别的航司,就同公司内部,和他一样资质的飞行员不说上千也有上百。比如,身边的徐桁川就是一位。416号航班的力挽狂澜成功迫降,他一直不觉得自己是做对了什么。他只是没有做错什么,他只是幸运而已。

那天晚上,陈嘉予做了一个梦。他仍在香港迫降,以200多节的速度落地,落地的瞬间前起落架突然折断了,机头重重地拍在地上,一路擦出火星,最后冲进了大海里。海水漫入了驾驶舱,他想出去,想打开舱门,可是他的手臂有千斤重,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看着海水漫过自己……

他从床上弹起来,那一瞬间几乎是被这种憋气和窒息的感觉惊醒的,坐在床上大口喘气了好久,才平复了呼吸。

成功的飞行只有一种,但是坠毁的方式却有千万种。这不是他第一次做关于香港迫降的噩梦了,却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第一次。

他记得很清楚,迫降之后几周,有一天夜里三点多他被噩梦惊醒,辗转反侧难以睡着。他身边,严雨啪地一声打开了灯,睡眼惺忪地埋怨他:“陈嘉予,你能不能别翻来翻去的了,太吵了,我明天还有早班。”

他当时一句话也没说,起来睡了沙发,或者说躺了沙发一夜。他争不过严雨,他也不想争。

第20章 香港

次日早上,陈嘉予起了个大早,去对面单元他爸妈家。他本来要做点早餐,但是他爸爸已经晨练回来,顺便带来了路边摊的早餐,两口子正吃早餐呢。

他进门的时候,就看见家里客厅被刚升起的晨光照到,他爸和他妈面对面喝着豆浆吃油条的场景。

“爸,妈。”他叫了一声,放下手里的行李包。

他妈妈曹慧见到他一身制服,就知道他今天有飞行任务,叫他到:“嘉予啊,快来坐下吃点。”

陈嘉予本来想说去公司吃,但是他难以拒绝,就坐了下来。

他喝了两口豆浆,就这咸菜吃了两筷子,他妈妈笑着叫他小名说:“嘉嘉,昨天没睡好呀。”也许是看到了他的黑眼圈,也许是看着他神情疲惫。也许,仅仅是因为在一个需要上班的早上,他还是提前来看他爸妈了。他知道他妈妈向来是细腻且善于观察的人,他自觉得这点他随他妈。

陈嘉予放在手中的杯子,看着她说:“嗯,昨天终于飞香港了。”他没想隐瞒什么。

这话吸引了他爸的注意,陈正问他:“飞得怎么样?”

陈嘉予点点头:“还可以。”这也确实是实话,从飞行表现上来说,确实是很正常的一次飞行,毫无疏漏。

但他妈妈好像一下子就懂了,她说:“你心里压力大,我们也知道。”

陈嘉予放下了筷子,深深地看了母亲一眼。

席间无言,陈正就问他:“今天还飞吗?”

陈嘉予说是。

曹慧伸出手来,摸了摸他的肩膀。本来是很普通的安慰一下,但是她的手停在了那里,良久,曹慧站起来,走到陈嘉予背后,低下身子拥抱了他一下。

她轻声说:“没事的,都会过去的。嘉予,你要相信自己。”

陈嘉予顿时变得很僵硬。他突然握不住筷子了,他的心跳的很快,满足感和痛感几乎要同时撕裂了他。太早了,太早了。他没吃几口就说快要赶不及了,跟父母告了别,拿起包就离开了。

陈正送他到门口的时候还在嘱咐他:“记得读仪表,越是熟悉的任务,你越不能掉以轻心。”

陈嘉予哪敢掉以轻心。他已经听不进去了,就敷衍过去,坐到车上的时候,已经快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只觉得眼眶发紧。

他曾经发誓不会因为曹慧的病这件事流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她最痛的时候,最难的时候,他也只是心疼她,想尽一切办法减轻她的痛苦,请假陪她去旅游,或者给她带她平时最喜欢吃的东西,而不曾如此伤心。可现如今,竟然是一个拥抱,几乎把他的防线全面瓦解。

他有个感觉,不知道人生里面三十多年怎么过的,但是美好的东西太少了,似乎很少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母亲曹慧是其中之一,也许是唯一一个无条件爱他的人。但是,上天也很快会把她收回,这何其残忍。

第二次从北京出发去香港的时候,陈嘉予心情很不好。他甚至有想电话给公司说他发高烧没法去上班。此时距离机组行前开会,只有两小时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时候突然说不去,对于公司是怎样麻烦的一件事。公司要在早上七点把很多位本应轮休的机长叫起来,问能不能在一小时内着装整齐赶到公司,直到有机长给出肯定的答复。只因为陈嘉予突然决定高烧不飞今天的航班,而且只提前两个小时给通知。哦,这还恰恰是去香港的航班。所以,他只是想了一下,很快便决定还是照常飞。

之后很久的一段时间里,陈嘉予都会后悔这个决定。

飞行是需要绝对理性和判断力的工作,他强迫自己把情感和理智剥离开来,默念程序步骤,这样确实让他的心态平稳很多。坐进驾驶舱的时候,他的感觉已经与昨天和徐桁川搭班时候无异了。只是,和他搭班的副驾驶不是徐桁川了,而是另外一个比较陌生的面孔,叫段景初。

段景初左一个嘉哥右一个嘉哥叫得挺殷勤,但陈嘉予跟他开了大概十五分钟飞机,就有点绷不住了。

起因是离开北京的时候流量比较大,他们在跑道外的滑行道排队排了大概十分钟。去香港是陈嘉予主飞,执行完检查单后,段景初竟然一个招手就把当天的空乘孔欣怡叫进了。

孔欣怡很漂亮,好像是什么公司内部投票的十大美女榜上有名,陈嘉予也有点印象,之前一起飞过一次。他前脚迈进飞机,就看见段景初的手搭在孔欣怡的肩膀上说着什么。他本来以为两人是一对儿——这样的情况也不少见,虽然段景初长相普通了一点,但是飞行配空乘本来就很常见。但是,走近听清两个人的对话,他就意识到两人明显不熟,而且孔欣怡并不想在这里跟段景初拉家常。

段景初这番把孔欣怡叫过来了,目的竟然还是闲聊天:“欣怡啊,你刚刚说你家住哪来着?”

孔欣怡也不敢得罪他,只能回答说:“就是机场附近,挺近的,好多同事也住那边。”

段景初转过身,一只手这回更大胆,直接搭上了孔欣怡的小臂,作势要抬起她手腕。

孔欣怡顿时僵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