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9(2 / 2)

穿越小花农 休何 2322 字 8天前

总体来说,杜家这场自助餐,宾客们还是非常满意的。

三天后,杜音回门,家人瞧见她面色红润,便就放了心。

杜音此次不仅是回门,还有告别。

江侃任期越发近了,任地又在南方,路途遥远,他们马上要启程了。

大家都不舍得,可也没办法。杜若抱着姐姐的胳膊,“那我把绣展和画展的盛况写信给你,真是太可惜了,那些绣娘肯定很失望。”

刺绣班是杜音一手教出来了,绣展之后,刺绣班定会名扬天下,这么重要和光荣的事儿,杜音也感到很遗憾。

她点头,“好,一定要写信给我。最好让你绘画班的学生多画几幅画,一起寄来。”

杜若自然满口应下。

江侃杜音离京,杜辞去翰林院上班,杜家生活又恢复平静。

杜若却又开始忙起来了。

她已经开始把家里的生意交给父亲处理,往后她每年只查一次总账,听取各位店长汇报,做好统筹规划。

一年前,她向村长申请了山脚下的一块地,这块地在山原村和她的花园中间,背靠青山,面对小河。她在这里建了两栋小楼并无数间面积不等的房子。

两栋小楼主要用于展示和出售刺绣班和绘画班出产的作品。

外面的房子留下几间,卖她的花草、饮品甜点和卤肉等。剩下的就用于招商引资,没错,她打算经营一条街。

正好山原村属于京城和各地往来的必经之路,客流量向来可观。

又因为有她的大片花园和花草种植基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游玩,她早就想把这些客流转化成财富了。

加上她这几年赚了不少,萧老头也出资跟她玩儿,这条街还真的建成了。

虽说在招商引资的时候遇到了点困难,但都圆满解决。

今年五月初,桃花源正式对外开放。

桃花源便是她给这条街取的名。

这几日商家纷纷入驻,她作为管理方可谓是忙得脚不沾地。

这家乱扔垃圾,那家占了别家的门口,这些都要她亲自解决。

不过她之前也招了不少村里年轻的男孩女孩,给他们做了培训,有他们帮忙,她这才得到片刻的喘息。

村中人对桃花源也很重视,不仅是事关自家儿女的工作,更是关于山原村以后的长久发展。

桃花源占地不算大,约有三十多亩,这还是包括了山在内的面积,如果客人多,首先分流到的就是山原村!

所以村民都盼着桃花源能越来越好。

临近开业,杜若雇了不少人进京和去附近的省府进行宣传。

有绘画班亲自绘制的宣传单,桃花源引起了好多人的兴趣和好奇之心。

不少人开始收拾行李,打算亲自去看看到底有没有宣传上说得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