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兼脸色一变,推开两人便要向殿后走去。满朝众臣则是面面相觑,也觉得皇上病的时机有些微妙,若说重病,可太医神色也太过轻松;若说小病,可陆渊这些年来从未罢朝,就算是风寒也会上朝,更不用说今日是大朝会,万象更新,皇上上朝就算讲一句吉利话也是一年的好兆头。
小太监想要拦陆兼,可陆兼身份贵重如何拦得下?
正当小太监和夏太医懊恼沈言交代的事情办砸了怎么办时,一道绀青色的身影挡住了陆兼的去路,声音冰冷道——
“吵什么?”
“沈公公!”陆兼一喜,却被他脸上的寒意所慑,看着沈言手中拿着的圣旨,乖乖地退回了台阶下。
待大殿悄无声息后,沈言站在龙椅之下,打开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近日身体抱恙,原想停朝七日。却深知国事繁忙,唯有兢兢业业才能报得祖宗基业,报得黎民百姓。”
众臣皆跪,叩首齐声道:“望陛下保重龙体,陛下安则大昱安。”
沈言继续道:“万幸,太子陆兼睿质巳长,淑问日彰,四海之心,实所倚赖。故朕养病之时,朝堂之事皆禀太子。特赐双龙符,见此符如见朕,太子持此符代朕行国事。钦此!”
众人皆惊,陛下的旨意竟然是要——太子监国?!
“公公……”陆兼比他们还要愕然,父皇怎么如此突然,却被沈言冷冷地看了一眼:“还不接旨?”
陆兼意识到此时不是问话的时机,连忙伸手道:“儿臣领旨。”和圣旨同时教到他手上的,还有一个象征着太子监国的双龙符。
沈言宣完圣旨扫了一眼面露疑窦的众臣:“左右二丞可要上前一验?”丽妃之事后,陆渊便将原本集中在岳丞相身上的权利分至二人,改设左右二丞。
左右二丞彼此相视一眼,平日里他们经常政见不一,可此事有些蹊跷。而且他们对沈言总存有一分忌惮,皇上太过信重一位宦官不是件好事。
沈言一哂:“无妨,涉及大昱国祚,二位丞相请。”
陆兼瞬间反应过来左右丞相在担心什么,摊开旨意道:“自然要慎重起见。”
“那便如太子殿下和沈总管所言。”左右二丞上前一步,并唤来了太子太傅一同查验。片刻后恭敬地将圣旨交还给陆兼:“是臣等冒犯了。”
你来我往的场面话中,陆兼指尖微凉,定睛一看竟然发觉自己的指尖上蹭到了一点墨迹。
不应该啊……
但是陆兼联想起之前出来的小太监和太医之言,便又觉得情理之中。许是父皇原本只想罢朝,但是又觉得国事不能搁置,所以临时下了一道圣旨。
陆兼注意到的事情,二丞和太傅同样也注意到了,正是因为墨迹未干而且字迹流畅,玺印齐全,才让他们彻底放下心来,此时陆渊还在宫中并且未受人胁迫。
放下心后便也能理解陆渊的决定,谁勤政了二十年也都是想犯个懒的。
一七六、太子心
皇上还在宫中?小太监和夏太医对视一眼,都闭紧了嘴巴。圣心难测啊,谁知道为什么陛下要突然装病?莫不是……要测试太子是否有反意?
天家父子,莫猜莫猜。
陆兼本来已经松下了一口气,却意外看见了沈言的腰间挂着的那枚玉佩。
他知道那是晖南回京的那一次沈总管送予父皇的,可父皇……怎么会将玉佩摘下?!
陆兼捏紧了圣旨,脑海中滚动着不解。
待陆兼对着群臣简单交代了几句话后,便宣布下朝。
他离开了金銮殿,一路小跑追上了即将迈入河清殿的沈言。
“沈公公!”
“太子殿下。”沈言看着他,似乎并不意外他会追过来。
“孤要见父皇。”陆兼气喘嘘嘘道。
“陛下卧病不见人。”沈言拱了拱手,“殿下请回吧,若将病过给了殿下……”
陆兼皱着眉头,直接绕过沈言去推河清殿的门,却意外地没能推开。
“公公。”陆兼的手还是按着殿门,偏头高高地挑起了眉梢,“孤信总管,可总管得给孤一个解释。”
沈言不为所惧,直视着他,口气平静道:“圣旨已下,双龙符出,太子监国。若陛下出现意外,太子会顺利继位的。名正言顺,天命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