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后传之血战台海 第二十一章 名...(2 / 2)

一统三国 司马 2384 字 6天前

“不错!”方瑜毅然道:“与倭寇之战,本就是存亡续绝之争,苟利国家,死何足惧!我当亲选勇士,自领出征!我去之后,吕将军权摄军权;事若谐,三日内必还,若不然,请诸君上告我父皇,方瑜上不负国恩,下不辱家门,死得其所,愿父皇母后恕失养之罪。”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吕雯玲紧咬下唇,急得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孙权急道:“万万不可!且不说太子储君一身担社稷之重,此时殿下更是台岛保障,三军魂魄,岂可由殿下前往涉险?老臣孙权不才,请率死士为殿下一行!”旁边孙休急忙道:“太子固然不能去,父亲亦是去不得。若要老父去效死力,要我们做子嗣的何用?太子殿下,末将请缨前去!”

吕布大声道:“孙氏一门三子,已有两子没于王事,岂能再由孙家人前去冒险!我吕布鳏寡一人,女有所托,自当我吕布前去!”

方瑜道:“列位不必相争。此事非我亲自施行不可。此计极险,于微著之处,须随机应变,便宜行事,此计既出自我意,自当由我亲往,非可轻易托人。”

众人还要再争,方瑜沉声道:“此事不必再议。此乃军令,再有言者军法从事!”众人默然。方瑜便即传令,命有关职事将校探察近日海风潮汐、风向、天候情形,择日拣选死士渡海施计。

诸般讨论筹划完毕,于是散帐。

方瑜举步走出帅帐,忍不住回头张望,果见吕雯玲星眸微蹙,在身后不远处看着自己。方瑜上前柔声道:“你有话对我说?”

吕雯玲道:“也有话,也没话。”说罢嫣然一笑,转身欲去。

方瑜急道:“你明知我去烧粮船是有去无回之事,方才众人都劝我不要去,你怎么一句话也不说?”

吕雯玲回头笑道:“我若开口,你肯为我留下不去么?”

方瑜默然。

吕雯玲双手一摊,笑道:“这就是了,我说了又有何用?”

“玲儿……”方瑜忍不住上前,轻轻握了她手,道:“我何尝不愿与你长相厮守?我又何尝愿意去赴那刀山火海?只是大义所在,男儿有所必为,我不敢以儿女私情而坏忠义,盼你能够体谅。”

微风拂面,吕雯玲轻轻扬起头,柔声道:“我若不体谅,怎配做貂禅之女?太子哥哥,你要做英雄,自管去做便是,玲儿决不会拖你后腿。”

方瑜道:“玲儿。我幼时在宫中,父皇曾经教过我两句诗,叫做‘名编壮士籍,不能中顾私。’这两句说得便是男儿一旦从于军旅,便不能顾及自身安危、私人情谊。我父皇弱冠起兵,与我两位皇伯桃园结义、纵横天下,多少次亲身赴险,多少次单刀赴会,为还天下一个盛世太平九死九生……我父皇常说,天下决不是我方家的天下,而我方家男儿却是属于天下苍生的,方家男儿纵然为天下死绝了、牺牲尽了,自有后人站出来为天下而战。所以我方家父子遇事永远要一马当先,永远不会以什么身份尊贵、什么顾全大局来做退缩搪塞的借口!”方瑜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微微有些激动,续道:“玲儿,我这次若回不来,你们可将我的衣冠葬在你母亲墓旁,告诉子子孙孙们,台湾是中国的,为了这片土地,中华儿郎曾经牺牲,并永远愿意用一代代的血肉之躯守卫着他!”

吕雯玲笑着轻轻打了他一下,道:“这话你还是去交代旁人吧。你死之后,我便和你葬在一起。”

方瑜听她说得认真,笑道:“胡说……”还要说些什么,远处巡哨的士兵过来了,吕雯玲见方瑜拉着她手,脸上微微一红,远远的跑了开去。

征集敢死队的命令由帅帐迅速的传向各营各队。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任务,虽然不知道任务有多危险,满怀刻骨仇恨的台湾子弟兵们依然鼎沸般的向尉官们报上了自己的名字。一个多月来的激战,几乎每个战士的家庭都有人惨死在倭寇的刀下,几乎每个编制都有至爱的袍泽一瞑不逝……

方瑜面对着眼中怒火燃烧的汹涌的人群,他的内心也有一把大火,他仿佛已经看到,这火焰在倭寇的粮船之上烧成了熏天之势!

(《光明猎人》已出版繁体,现已全本。按照出版社每月规定字数更新,欢迎收藏。)

飞卢小说中文网欢迎您来,欢迎您再来,记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