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2)

自古也有提前退位的皇帝,但多在寿数六旬之後,精力不济,权势欲望消退,才会产生这个念头。像盛辉帝这般英明无二又正值壮年就退位的皇帝,实乃第一位。

杨荣是早知道父皇这个打算的。他暗自怀疑父皇是不是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他虽然想做皇帝,但毕竟年轻,还等得起。主要是想到父皇退位之後可以安心调养,於身体也许是好的,因此并没有推脱,心里是比较支持的。

因为早有准备,且退位大典也有前例,并不难安排。只是苦了那些朝臣,今後一国二主,伺候哪个比较好?盛辉帝不是一般的皇帝,这东盛的天下可说是他重新打下来的,大权在握几十年,独断乾坤,威仪天下。太子虽然有能力、有才干,但毕竟过了年才刚到弱冠,这麽早继位,众人心里难免忐忑。

有心思灵巧的,已怀疑到盛辉帝是否身体有碍?谢如伤是皇後的师弟,精通内气医术,这两年来几乎都住在宫廷,也不是什麽秘密。

第114章

不管大家如何议论、如何猜测,中秋节之後,盛辉帝的退位大典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了。

杨荣登基,杨靖赐其帝号为‘安’,史称盛安帝。

一般新皇登基後的第二年都会改年号,不过盛安帝为了表示对上皇的尊敬和孝道,年号仍然延用‘武合’二字。

杨靖退位後无事一身轻,虽然每十天还要临朝一次,但基本上都是由皇帝做主了。

他带著萧沧海退居熙宁宫,杨铮已被封为诚郡王,因年纪还小,和长康公主一起被接到熙宁宫抚养。

杨靖每天早上起来打打拳,和萧沧海一起练武,之後两个孩子也起身来请安,一家四口用了早膳,萧沧海给两个孩子教些简单的读写,也算启蒙了。杨靖则去泡个茶,看个书,或者写字画画,消磨时间,一个上午很快就打发了出去。

到了下午就比较热闹了。皇帝下了朝,会过来请安。已经出嫁的长平公主也会经常过来看看。还有一些杨靖比较喜欢的宗室弟子、闲官老臣等,都会叫来说说话,聊聊天。

杨健原本在新皇登基的时候回来了,但因边关战事吃紧,参加完新皇大典後便又赶了回去。杨靖已经说好,让他过年无论如何都回来。至於边关的战事,他这辈子经得实在太多了,并不把北胡和夏金人看在眼里。

这种悠闲的退休生活,让杨靖极为惬意。因为早知道自己的寿数,所以他并没有对权势恋恋不舍,而且极力在自己还活著的时候指点新皇。只是看著一双仍然稚嫩的幼子幼女,他心里还是充满了浓重的愧疚和不舍。

“好啦好啦,你不要对孩子这麽严厉。他还小呢,写不好字也是正常。”杨靖将默默罚写的小儿子抱起来,对萧沧海的严厉十分不满,“当初皇帝和健儿启蒙时,也没见你对他们这般严厉。”

萧沧海还没说话,杨铮已经挣扎著从父皇的怀里跳下来,手脚并用,再次爬上椅子,小手握住毛笔,一本正经地又临摹起来。

萧沧海看著幼子,低声道:“铮儿资质上佳,比皇帝和健儿当初好多了。对他严厉,也是为他好。”

杨靖不以为然:“才三岁的孩子,看得出什麽资质?不过铮儿的脾气倒是要强得很。”

萧沧海道:“我们出去吧,别吵著他写字。”

夫夫二人出了小书房,长康公主被养娘抱著过来,含著手指道:“母後,哥哥呢?哥哥什麽时候写完字陪永安玩啊?”

萧沧海笑著接过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亲,哄道:“哥哥在学习,永安和父皇母後去玩好不好?”

“好。”长康公主不在乎和谁在一起,有玩才高兴。

二人带著女儿进了内殿。长康公主抱个娃娃自己坐在炕榻上玩耍,安安静静,也不吵闹。

杨靖继续刚才的话题道:“铮儿还是太小,骨头还是软的,握笔无力,能写几个字?你教他背些诗词歌赋也就罢了,这麽早就教他读写,小心拔苗助长。”

“我也是担心……”萧沧海叹了口气。

铮儿太小,虽然杨靖提前封了他为诚郡王,但等他长大,杨靖早已离世。失去父母庇护的孩子,总要多承受一些东西。唯有早早让他学会独立。

萧沧海终究无法说出心里话,道:“铮儿的性子极为好强,而且很有毅力,不要看他现在年纪小,三岁定八十。早点打下基础,只会对他的将来好。”

杨靖摇摇头,却没再说什麽,转头冲女儿招手:“永安过来,父皇抱抱喽。”

新春时候,杨健回了京,长平公主也携夫赴宴。今年的皇家团圆饭,吃得齐全。

皇帝皇後带著嫡长子杨固分别坐在上皇和太後下手。

皇後又有了身孕,和太後道:“明年开春是皇上登基後的第一次选秀,媳妇什麽都不懂,还想请母後到时帮忙指点臣媳。”

萧沧海淡淡笑道:“我也不想给你们夫妻指手画脚,一切按惯例来吧。你若是有什麽不懂的,就让德太妃去帮帮你。”

皇後暗自羡慕太後这辈子竟能独享上皇的宠爱。谁不知道武合八年之後大盛後宫就再没添过新人?每年来来去去的美貌宫女多如繁星,却再无一人能入上皇的眼。

皇後眼光轻轻在太後身上打了个转。

男人原本老得就慢。萧沧海已经四十多岁,脸上却没有一道皱痕,皮肤光洁,双目有神,只是嘴角略略下垂,耳鬓多了一些灰白,其他看上去,和三十岁时没有太大区别。

皇後此时以女人看男人的眼光来看,必须承认太後确实是个漂亮的男人。最难得的是那股淡然优雅的气质,举手投足皆风仪,却又没有丝毫女气。这般形态,女人要爱到骨子里去,也难怪上皇为之著迷。

转眼看了一眼皇帝。皇後心中轻轻一叹。

皇帝对她也是极好的,但有上皇太後这对恩爱范例在前,她便觉得不满足了。起码她丈夫後宫里,就不只她一个。

杨靖这一天十分欢喜。

健儿得胜归朝,已被封为了亲王。大盛的王爷分为郡王和亲王两级。亲王级别最高,郡王略低一筹。即使是皇帝的儿子,一般也只能封为郡王,只有对社稷做出过极大功绩,才能升上亲王。

目前大盛仅有的几位亲王都是杨靖的堂兄弟,而且大都是从旧日西盛传下来的。杨健这两年在军队立下大功,还是杨荣主动和杨靖提起封他为亲王。

杨靖对於两个儿子间的彼此信任感到欣慰。且杨荣重用杨健,也是给自己多找了条助力。只是杨铮年纪实在太小了,暂时帮不上兄长的忙。

席间杨固迫不及待地跑去拉住杨铮的手,扯著他和自己玩去了。永安公主抱著布娃娃跟在後面,两个小男孩倒也没不耐烦。他们年纪还小,许多游戏不分性别,倒能玩到一起去。

杨健看著席位上的上皇,只觉父皇越发消瘦,虽然退位安养,气色也还上佳,却再也不见那盛年力壮的健朗了。不由眼眶一酸,低下头去。

第115章

新春之後,萧沧海让皇帝开始准备上皇的万寿节。

杨靖原不喜欢这般大张旗鼓,萧沧海却道:“这是你退位後的第一个万寿,若是不隆重些,旁人怕会以为皇帝不孝。”

皇帝道:“正是。这是儿子的一片孝心,父皇切莫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