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轻轻笑了出来,往事早已化作烟云,最重要的是,现在,这人与自己同心一体。
不过,半年过去了,朝廷已经渐渐稳定下来,接下来那一系列的新政也是时候出台了。他相信,凭着这人的铁腕,在经由自己从旁协调,还有几个兄弟的保驾护航,他相信,那百年屈辱,绝对不会发生。
三百年后,除了对胤禛的念念不忘,唯一让他耿耿于怀的,就是因为老爷子的海禁导致的闭关锁国,导致的国力下降,导致的那百年耻辱。
“想什么呢?”来人从后面把他拥住,下巴就搁在他肩膀上,热热的鼻息喷在颈间,痒痒的。
“在想,什么时候可以开海禁!”他低低笑了几声,歪了歪头,方便那人动作。
听到他的话,胤禛的动作顿了顿:“再过几个月吧!你那些船都造好了?”
“早就好了。也试航过了,从百济岛到东瀛,航速又快又稳,也能扛得住大风浪。四哥,”胤禩轻轻叹息了一声,“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啊,朱棣这皇帝倒挺有远见的,可惜子孙不肖!”
胤禛不满的轻啃他颈子:“你的意思是我很短视?”
“怎么会?”这人怎么这么不经逗?“对了,你今儿怎么出来了?”
说道这个胤禛就有些抑郁委屈:“这段时间我是有些忙没顾上你,可是你也不来找我。我只好来找你了!”
“这是什么话?明明昨天还在一起的!”这人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越来越高了。胤禩很是不满,明明睁眼说瞎话的应该是自己才对。
胤禛低笑:“岂不闻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你我可是三年未见,为夫这便颠颠的赶来了!夫人可别责怪则个!”
胤禩猛翻白眼,却懒得接口,两个人就这么紧紧的拥抱着,听着彼此有力的心跳。
“你真要和船队一起下西洋?”
下西洋,是胤禛未登基时两人便商讨过的,胤禛当然是反对的,在地上,有什么事他还能照应一二,可是下了海,那未知的危险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只是他也明白,胤禩这人别看面上温和好说话偶尔还抽风,但实际上比他都倔,决定了的事谁都不能改变。比如说那五年,说离开五年就是五年,期间连走近一步都不肯。
再者,这人生性不羁,他相信,若不是因为他被牵绊在这里,这人必定早已浪迹天涯去了,而如今这人为了自己都甘愿深埋自己生平之志,他又怎能再折了他最后的那点心愿?再说,这人下西洋却也是为了大清。
他二人商讨的结果却是,金银当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却是各色人才。
他不知道胤禩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反正他一向消息灵通的很。据说西洋已经有了比火燧枪更厉害的洋枪,还有什么洋枪队,那俄罗斯洋枪队还不算多么厉害,却在雅克萨之战中已经大逞威风,若是当时那俄罗斯的军队装备的是这更厉害的洋枪,雅克萨之战的结果还不定如何呢!
所以,不管如何,这先进的工艺器具,总要抓在自己手里才对。
而胤禩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网络各色人才。
而人才汇集的地方,除了那什么天主教会就是各个所谓的学校,听说是集体授课,且科目五花八门,比之唐时六艺更加繁杂。
所以他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把各色基础人才的地位给提拔上来,也就是俗话说的中九流和下九流,最重要的就是商人的地位,还有各类工艺匠人,其他什么时妖(巫婆)、盗、窃、娼的,能禁的禁,实在禁不了的,也要统一管理起来。
总之,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没有个几年十来年的时间根本不会有任何成效。
“自然,不是早就说好了的吗?”胤禩自然明白他的担心,但这些事,他实在不放心交给别人,说他操劳命也好,说他不放心也好,既然事情是他提出来的,他就有责任负责到底。
“你要去,我不拦你!”胤禛字里行间透露出无可奈何,“只是你一定要好好的!”
“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的!”胤禩低笑着与他鼻尖蹭着鼻尖,在他耳边低喃道:“我还要和你过一辈子呢!我怎么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