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墨开心地应了一声,终于要真正接触酿酒了,有点儿小激动啊!
【主线任务:酿酒师。】
【当前进度:杜美(师父) 未完成。】
他们这个村子,全村都跟酿酒有点儿关系,又都关系不大,这么说吧,他们这是私人堡坞之下的一片地方,他们这里的人算是依附大树的藤蔓,基本上都是在给堡坞提供一些酿酒的必备原料的。
而这堡坞主人不知道坐拥多少土地,仅仅是酿酒一项,附近几个村子就都是制作酒曲的,不同的酒曲。
远的地方且不说,纪墨还不知道具体的,他们这个村子,制作的酒曲就是用野菊花,如他这般年龄的小孩儿,都会采摘野菊花拿回家,让家中大人去制作酒曲,等他们再大些,就是他们来制作了。
在此之前,纪墨也有意识地看了一些,记了一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家中父母也都不知道那么多,还嫌他问得多怪唠叨的,很像是那些恨不得拿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就把孩子打发了图个耳根清净的家长,奈何,他们找不到那样的书,便只会简单粗暴地把纪墨赶开,不要在脚前脚后地碍事儿,再不然就直接指派他去照看弟弟了。
才几个月大的小婴儿其实没那么好玩儿,看那略显方的头,再有并不白白胖胖的样子,时不时还会哭闹,另有换尿布若干麻烦,纪墨一点儿都不喜欢照顾孩子这个工作安排,宁可守在厨房外头,也要垫着脚看那蒸汽升腾之中的具体动作。
这对他父母来说还是挺刺激的,夫妻两个在相对私密的厨房之中忙碌,才说点儿不着边际的话,冷不丁一抬头,就看到一双黑目炯炯有神看过来的儿子,就是脸皮再厚,也要骂一声“去一边儿玩去!”
反复被赶过几次的纪墨活像个小可怜,那个时候也只有姐姐会把他抱在怀里安慰一下,年轻少女脸上微红,嘴角含笑,快要嫁人的年龄,该知道的也都不是那么迷茫了。
其实并不想听你们墙角,只是想要看看制作过程的纪墨委屈十足,只能叹息,小孩子,没人权啊!
然而,做小孩子,真好!
脱离了苍老的身体,重新从婴儿开始,像是拥有一个全新的身体一样获得全新的活力,上个世界的种种,还历历在目,然,心境上,除了想起来的时候多了一层惆怅,似乎也没有其他了。
翻篇了翻篇了,且看今朝,且看以后。
小菊花被倒手均匀地洒在了一个晾晒的板子上,这几天天气好,再晒一晒,彻底干透了,就能够碾成粉末备用了。
薄薄的木板上均匀地洒了一片金黄,阳光照射在上面,似乎都有些耀目了,纪墨没有走近,他的身高还没有板子架得高,走近了反而看不清楚,就在这个位置上,反而能够看到那一片劳动成果,还真是很不错的样子呐。
小菊花被晒干,再用石臼碾成粉末,然后再混合在浸泡过一夜的大米碾成的粉中,混合均匀,之后就可以制作成一个个圆球状的酒曲丸,像是一个个超小小汤圆儿的样子,再在外面裹上一层细米粉,保持一定的湿度送入曲室之中培育,期间温度会经过三个阶段的变化控制,一定时间后就可以拿去晒干或烘干后备用了。
曲室不是一个单独的房间,各家自己做,没必要弄一个房间占地方也不好控温,在炉火边儿垒砌上了一个如同烤箱般的“小房间”专门放置酒曲丸,烤箱隔壁就是炉火,或热或凉,也都能够通过烧火之类的来控制。
连烘干都可以在炉灶之上进行,拿块儿小木板放到炉子上,酒曲丸放在木板上,这边儿做饭,那边儿就跟着烘干了。
很有生活气息的一举两得。
他们提供给堡坞的就是最后烘干或晒干之后的酒曲丸。
这种制作方法算不上复杂难懂,纪墨早就看会了流程,但偷偷摸摸地看,和正大光明地看,还是不一样的,后者更有学的意味,他当然也不会因为之前都知道,这会儿就不再用心。
不仅看着家里的,他还想着外头的,隔壁村的,他已经通过那些孩子们打听过了,隔壁两个村子,采摘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辣蓼草和桑叶,都是用的叶子,跟他们这种用花的相比,也要辛苦一些。尤其是长在山边儿的辣蓼草,若是手上不缠一层布就去割草,就会像是空手撕辣椒一样,会感觉到火辣辣的疼,常有不知深浅的小孩子,看着那花好看,全无思量,直接就上手的,最后都是哭着回家的。
小孩子们中,这样的消息传递得最快,都是左右村子,便是日常少见面,一月之中的集市也总会碰见的,彼此之间若有亲戚关系,走亲的时候更是不少听闻。
相较之下,纪家就没那么庞大的关系网,纪父是分家分出来的,当年就给了一间房,后来还是纪父自己争气,又在左右各自垒砌了两间房,圈了个小院子出来,看着也有了几分气象了,后来娶亲,老宅那边儿又要插手,说的是个邻村的姑娘,据说跟老太太还有亲,结果纪父不愿意,娶了本村瘸子的女儿。
纪母不瘸,人好好的,没啥毛病,就是自幼少了母亲教养,父亲又有点儿唯唯诺诺,撑不起腰,把一个大姑娘逼得格外泼辣,总是惹来一些流言蜚语的口舌是非。
不知道怎么纪父就是看好了人,还是先斩后奏式的成亲,这在讲究“父母之命”的古代,可谓是叛逆至极了,老宅那边儿连断亲的说法都说出来了,还是村长劝着,最后纪父口头认了错,行动死不悔改,就这么过下来了。
因为这个,两边儿一直都不太和睦,纪母生孩子的时候,作为婆母的老太太更是一眼都没过来瞧,正巧,第一个孩子又是个女孩儿,在重男轻女的古代,纪母很是受了一些无形的折磨。
若不是人性子泼辣,扛得住事儿,还真不一定能够挨到纪墨出生,纪墨跟上头大姐相差了八岁,这八年足够纪母吃不少苦头了,好在纪墨之后,就如时来运转,不到四年,纪母又怀了,还生了个儿子,足以让人扬眉吐气了。
在纪墨的印象中,他这个大宝的受宠程度也就在于二宝没出来的那几年了,之后纪母的重心偏移,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好在,对于他这个有功之臣 一举扫清了“不生儿子”的污名,纪母还是很看重的,这份看重就表现在总是提醒他作为老大,要怎样肩负重任,以后要怎样对弟弟好之类的。
其他方面,如今还不能吃主食的弟弟,显然也没什么特别的宠爱让纪墨眼馋。纪墨觉得,自己到底不是真正的孩子了,也不会跟孩子争宠,以后拜师学艺,家中若是有个人顶大梁,于他也没什么不好,嫉妒是不可能嫉妒的,兄友弟恭嘛,且看吧。
被兄弟坑的心理阴影还没完全消散,纪墨觉得自己可能不会在弟弟身上投入太多精力,若是将来处不好,也就处不好吧,他也不是为了人际关系而来的,拜师完成任务才是主要啊!
第136章
纪墨的大姐叫做纪菊花,就是野菊花的菊花,很是普通,村子里头好多重名的,常常叫一声“菊花”总能听到几声回应,家里的人便一般叫她“菊儿”,儿化音不是那么明显的感觉,透着几分悠长的调子。
“别着急,晚上的时候才弄呐。”
纪菊花说着把绕着自己转圈儿的纪墨赶了赶,用膝盖顶了顶他,让他往一边儿让开。
白天的时候,他们已经把晒干的菊花都碾成粉末了,又跟米粉充分混合,搓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丸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放在曲室之中培育了,这个培育涉及到三个阶段,需要更改三次温度,中间高温的那次还好说,前一次和后一次的低温就不太容易掌控了。
晚饭后,纪菊花带着纪墨到了厨房,让他看着自己把那些盛放着酒曲丸的托盘送入曲室之中,见到纪墨目光灼灼,她侧头笑了一下:“一会儿你感受一下,温度要低点儿才好,就是那种有些凉,却又不是很凉的……”
如果有个具体的温度计,那么这个温度还好说,是多少度就是多少度,刻度清楚,数字明确,但没有的时候,这种概念就不太好传递了,一度两度,几度的温度差才是正确的呢?
纪菊花已经放好了托盘,在关好门之前,让纪墨摸了摸曲室内壁的温度,“感受到了吗?这样的温度就可以了。”
比体温低一些,却又不是完全失了温度的那种,比温水还要再凉一些,却又不是很凉……纪墨神情认真,心中却满是无奈,既以眼力看火温,到以听力辨音准,再到现在,连触觉都不放过了吗?好吧,应该是早就没有放过触觉了,雕刻的时候不也是要依靠手上的感觉吗?
简直不敢想自己学了这项技能之后的神奇程度,以触觉分辨温度,就算是只能分辨那三种温度,也算是个小技能了吧。
而这,在酿造酒的技艺之中,只能算是一个前奏。
纪墨不知道古代酿酒是怎样的,但听他们的说法,似乎就是把酒曲混入原料之后就可以了,可能还有蒸煮之类的手段,听起来,应该都离不了温度的控制,在这方面,还是要下些功夫才行啊!
纪菊花分神看到大弟弟那严肃的小表情,不由噗嗤一声乐了,他们习以为常,还真的不觉得这是什么为难的事情,一度两度的误差,那叫做误差吗?哪用得着这般紧张?
“别着急,这次记不住,还有下次,总会会的。”
纪菊花不以为这是什么了不得的技能,确定温度差不多,是记忆中那个样子之后,就关好了曲室的门,晚上这个时候关上,保持着炉子的温度不变,紧贴着炉子的曲室之中的温度就不会变化。
灶上架了一口大锅,一直烧着水,一会儿上面会放上蒸笼,做一些软口的面饼出来,这一晚上,都要劳碌一些,盯着点儿火,早上就着这样的炉火往锅里加一把米,就能熬出一锅香甜的米粥了。
那个时候,曲室的温度也该变一变,另外一边儿的灶眼就会用起来,两边儿炉火同时开动,保证曲室内的温度跟体温一样,如此一昼夜之后,再就是降温了,降低的温度形容上还是比体温低,但比起最开始的温度却又要高一些,那个时候多是借助两边儿灶膛之中的余温,保持一昼夜,再闷上一段时间,取出烘干,酒曲丸就算是制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