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景修借着给丞相献策,暗中为刘玄蓄势。虽然明面上掌握着肥沃益州的人是王家,但是实权位置基本都是景修安排的人在经营,粮草财物备矣。
刘玄昔日曾娶周、王、宋家女各一,王无所出,周子夭折,唯宋家女有一子,这并非巧合。
凉州的三个大世家的关系并非完全牢靠,宋家是老牌世家,周王两家乃后来迁入。
老牌世家与迁入世家的争端一直在凉州存在。
宋家在凉州的根基本远强于周王二家,周源成为郡守后,周王二家崛起,宋家的势力被挤压缩减。
后来周源拥刘玄自立,在凉州乃至天下的声望都达到了顶峰,宋家竟渐渐沦落到了周王二家的身后,于是也放下身段与周王二家共谋。
韩昭知道这段过往,但没放在心上。
景修得知后却察觉到了其中的微妙关系,他用利益为饵,以巧言许利,在两年前将宋家拉上了推翻周王的船。
再加上周源东出不利,囿于西部多年,没有战利参与起义的大部分氏族便无法谋取更多的利益,因此也对周源多有不满。
如此一来,便有了景修从中周旋、挑拨的空间。
那么剩下的便是兵权了。
凉州的兵权分为两支,一只是待在北望山不能动的由宇文循掌握的军队,一支是由周源外甥王阳掌控的军队。
宇文循景修不担心。
他凭借着从韩昭那里得到的信息与自己的观察已经对这个人有了十分的了解。
宇文循困顿十数年,一直在等一个一展抱负的机会,所以早在当初刘玄握着他的手对他说出“将军有高才,玄定不让将军被玉门关的风沙埋没”时他就将忠义给了刘玄。
而后来刘玄也的确在凉州面对无人可抗窦骁的困境时力荐了宇文循。
虽然任命宇文循的是周源,但是他知道是谁为他出的心力。
刘玄还在得知宇文循与一名为卫遥的女子明明两情相悦却始终没有袒露心扉的时候让景修出面说媒将卫遥红妆十里,送到了北望山。
此间的确有刘玄拉拢宇文循的谋划,但情义是真的。
这也是景修看中刘玄的地方。
若刘玄要肃清周源,宇文循会站在他们这一边。
那么剩下的便是王阳了,这也是韩昭的问题问的地方。
景修拈起一枚黑子,“啪”地摁到棋盘中央:“等赵寄取王阳而代之。”
作者有话要说: 差点写成悬疑,幸好我控制住了(清醒一点!!!你不会写悬疑的)
把这几年的韩昭的作为简要交代了一下,全写就太长了_(:3」∠)_
最佳辅助+mvp:景修!
银牌队友:韩昭、刘玄
啥事没干,净帮倒忙:赵寄
第38章 易权
从景修府邸出来韩昭的神情未有丝毫轻松,他看得出来,景修在不安。
六年的筹谋正到关键时刻,但偏偏出了这种无法掌控的变故。
机会很多时候只有一次,一步错,步步错。
若夺取凉州权利失败,赵寄尚有其父刘赐那边的退路,但刘玄只有死。
所以景修比韩昭急。
不过韩昭的第一目的虽是替赵寄谋登云路,但如果可以也要尽量为刘玄谋生路。
他不喜欢欠人,这些年的先生,不能让人白叫。
从头到尾韩昭没有把刘玄当过赵寄的竞争对手,因为他认定刘玄这样富有同理心的人在这样的乱世中走不到最后。
……
今夜月朗,无风。
韩昭沿着无人的街道归去,寂寂的夜色中只有他清浅平稳的脚步声。
忽然,他的脚步停下了。
韩昭站在街中央,目光冷厉地看着前方数丈远的地方。
那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人影,逆着月光,看不清真容。对方穿着融于夜色的黑衣,立在道路中央,一动也不动,像块石头,若非立的地方实在突兀,着实容易被忽略。
韩昭神情严峻,他出来时十分小心,没想到还是被人盯上了:“阁下是何人?谁派阁下来的?”
听到韩昭的声音那人有了动作,他抬向韩昭走来,步调轻快又急切,几乎像是跑着了。
韩昭后退了一步,冷喝:“站住!”
那人一愣,停在了韩昭五步远的地方。
此刻距离拉近,韩昭也能看清对方的真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