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2)

十八在密林深处找到了等他的人,他顺从地在那人面前下跪,叫了一声:“老大。”

被十八称作“老大”的人隐在树后,没有出声,片刻之后,抬起脚,狠狠地将十八踹到在地。

离开树林后韩昭没有走远,而是等候在不远处的高岭上,一边继续处理伤口,一边等着树林中是否有人会出来——虽然他并不抱太大希望。

收拾伤口的时候他还有心情调侃自己:

辛苦经营罢载,半分官爵没捞到,还成了通缉犯。早说自己不是做忠臣良将的命了,系统还不信。

果然,等了一个多时辰也不见人离开,想来是取道更隐蔽的地方了。

韩昭穿好衣服,牵起马,打算继续赶路。

凉州是不能呆了,他决定先去并州然后再去司州,目的有三:查探文鸢的身世、寻找计良的下落、调查主子的真实身份。

此时益州地界内,赵寄带领的军队衔枚疾走、星夜兼程,目标是对上庸发起突然袭击。

赵寄站在高岗上观察地形,核对地图上的位置。

此时他背后传来一阵马蹄碎步声。

来者翻身下马,气冲冲朝赵寄走来:“我们到底要去哪?你还不肯说吗?”说话的是宋世,是被宋业塞到赵寄军中的几个世家子弟之一。

赵寄连余光也未给宋世,只懒洋洋地回道:“军事机密,恕难告知不相干的人。”

竟说他是不相干的人,宋世被气到了,威胁赵寄:“赵寄!你要如此行事,莫怪我向少主禀报你意图不轨。”

赵寄终于肯给他一个眼神了:“哟!终于要回去告状吗?尽管请,这里没人留你。”

赵寄自问对宋世够宽容了。其屡次不敬主帅,以下犯上,要不是他懒得和宋世背后那些人扯皮,早就把他军法处置了。

宋世气急,面色涨红,就在他欲对赵寄动手时,一个青年站出来喝住了宋世:“宋世,住手!”

赵寄看了一眼这位一直站在后面现在才肯开口的公子哥,他叫宋琮,那群人派给他的偏将——这才宋业原本想用来取代他的正主。

不知道的人看宋世方才的激动劲儿还以为他才是当头的呢。

自己躲着不说话,派个小喽啰当枪使,赵寄很瞧不上这种“虚伪又小家子气”的做派,于是一言不发,冷眼看着这两兄弟表演。

被制止的宋世不满,唤了一声宋琮:“表哥!”

宋琮厉声教训宋世:“既然进了军营,就要令行禁止!关于将军的决策不该问的就不要问。”

宋琮说完看向赵寄,明显是在看他看完这出戏的反应,赵寄收回目光,没理会这两个人。

身后,宋世怨毒地瞪了赵寄一眼。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因为某些原因,主子没有睡过十九,放心食用_(:3」∠)_

差点整章都在打架了,一写打戏就容易激动,帅哥打架就是好看,最好打的时候还能让我在旁边,这样我就能喊:“快住手!不要再为了我打架了!”(抓住鸡头,摁回鸡笼)

我们再来盘一遍暗(死)卫(亡)名单:

一、二、三不多说;

六、十、十二、十七当年追杀韩昭被反杀;

八、十三被计良所杀;

四、五、七、十八目前还活着(恭喜,鼓掌),十四、十五、十六当年在小屋里出现过,(表面看来)没有二度出场;

十一疑是文鸢,九(表面看来)没出场。

谁能活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下章,新人物出场!猜猜这又是个什么属性的式神(划掉)人物呢?

第53章 论战

月影挂寒枝,晨风拂酒旗。

嗒嗒的马蹄声从路的尽头传来,最终停在了客栈前,小二忙赶出去迎接:“爷,住店还是打尖?”

来者音调沉缓:“一间客房,再来碗鸡蛋面。”

说完他将缰绳递给小二,大步走进了客栈。

客栈内,数位借宿在此的学子文人正一边吃着早饭一边讨论天下之事。

此地乃宣宗学府“听涛书院”所在地,学风蔚然,文士们从天南地北聚集到此,也带来了四面八方的消息。

有的人在说红巾军分裂出来的刘赐军与刘斐军的争斗;有的人在说因萧墙之祸而混乱不堪的并州;还有人在说风云涌动的东部……

然一个从西北而来的人带来的最新消息很快统一了热烈的讨论:凉州向司州进军了,目标看起来是上庸。

一个学子发表意见:“凉州数伐中原不利,如今又朝上庸进军,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另一个点头附和:“听说他们的主帅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小将,想来也不是认真打的,或许是试图借此来分散窦骁的兵力,缓解龙渊关的压力。”

虽然在细节上各有分歧,但大部分人都觉得凉州不行。

忽然,一道清澈明朗的声音插\入了谈话:“非也。”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柜台前不知何时站了一个身着鸦青色儒服的年轻男子,否定他们的应该就是他无误了。

儒衣青年将手里的酒壶递给小二沽酒,转过身面对着打量他的众人:“凉州此战绝不会虎头蛇尾,相反很可能改变中原格局。”

周围的酒家素来就是学子们聚集闲谈的地方,鼓励互相交流,如此插话非但不算失礼,若有高见还会被奉为座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