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下一任铸投私募的CEO(1 / 2)

“诶?你要推荐的人是赵林!?”

院子里,杨铸很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吕思思,一时之间甚至怀疑这货是不是吃错了药。

他依旧清晰地记得,当初在纽约的时候,是赵林率先告密,告诉自己吕思思有问题;

而且作为谢志乐手下的头号心腹,杨铸对于这个与其说是杀伐果断,还不如说是心狠手辣的年轻人其实也并不如何感冒——虽然李骏等人这两年逐渐将包括共享单车、共享民宿等一系列共享类项目交由赵林去负责,但杨铸始终没有答应将其的人事关系从共助网调往铸投国贸,就可见杨铸的态度了。

而如今,吕思思竟然想要推荐赵林去接手铸投私募ceo的位置……

喂喂喂,大姐,撇开私人恩怨不谈,你俩的立场不应该是完全对立的才对么?

见到杨铸问起这个,吕思思叹了口气,然后给出了一个颇有些莫名其妙的理由:“赵林是大马华裔!”

???

杨铸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

大马华裔怎么了?

不管是小圈帮还是铸投国贸,下面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华裔难道少了?

难道就凭大马华裔这个身份,就可以成为铸投私募下一任ceo的理由?

要是按你这个说法,铸投国贸里面有资格成为下一任铸投私募ceo的人,没有五百也有三百!

吕思思见状,苦笑了一声:“老大,赵林不一样的……他是大马林氏家族的旁系,事实上,早在认识你之前,我跟他就有过几面之缘,虽然那时候我还小,他未必记得我。”

大马的林氏家族?

杨铸皱眉回忆了一下,然后有些不太确定地问道:“你说的是开创了云顶集团,林老爷子的那个林氏家族?”

吕思思点了点头:“没错,虽然赵林只是个旁系,但他的名字里依然能有【林】这个字,就足以看出他在家族年轻一辈里的份量了——事实上,赵林一直都是林氏家族的重点培养对象之一。”

杨铸了然地点了点头,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关系。

众所周知,大马的华人虽然只占了14的人口不到,但这个国家的富商,十个里起码有八个都是华人——对比于国内人人知晓的开创了银龙鱼品牌的郭氏叔侄,其实另外几个大马富商华侨更加值得宣传。

其中就包括开创了云顶集团的林老爷子——林梧桐。

这位目前明面身家40亿美元,坐拥着“云顶高原”这个大马最大休闲游乐城的老爷子,虽然靠的是邮轮赌船发家,但是论及这几十年他对于故土的贡献,却没有任何一个了解情况的华夏人敢对他老人家有半点非议。

知晓了赵林的另一重身份,杨铸对他的感观顿时不同起来,也瞬间明白了这货为什么会加入小圈帮——要知道,东南亚不比国内,在这种地方涉足旅游观光业、酒店业,怎么可能不跟道上的人打交道?

再说了,林老爷子本就是靠赌船发家,那支赫赫有名的“丽星邮轮赌船队”更是号称实力足以与任何一个国际级财团对垒,这种情况下,采用一种类似于联姻的手段,把家族里面的骨干派发到小圈帮里面,很奇怪么?

想了想,杨铸还是摇摇头:“理由不充分!”

吕思思点了点头:“如果只是因为赵林是大马林氏家族的成员这一个原因,理由的确太单薄了——铸投私募不比其它子公司,旗下管理的资产规模甚至远远地超过了林氏家族的资产总和,在商言商,虽然我也很尊崇林老爷子,但除非是他亲自出马,否则一个旁系的面子没大到这种程度。”

杨铸笑了笑,心想你知道就好——铸投私募虽然在自己的心目中没那么重要,但在这两年,这家公司却是绝对不能出状况的。

吕思思看了自家老大一眼,先是把茶汤给杨铸续上,然后开口道:“之所以推荐赵林接任铸投私募的ceo,除去他是林氏家族成员之外,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

“第一、不管老大你以前怎么看待赵林,但是这人的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除去执行力超强之外,这人也是公司里为数不多对于金融、产业链、运营、管理都比较精通的人才。”

杨铸点了点头,这倒是实话,作为谢志乐的头号大将,赵林可谓是集合双花红棍和白纸扇为一体的优质人才——而且这货这两年的又是负责国内的部分制造产业对接,又是负责部分共享项目的运营和融资,做出来的成绩竟然颇为不赖。

原本他以为这货是跟他老大谢志乐一样天赋异禀,是个路子走歪了的商业奇材,但如今看来……这背后肯定少不了林氏家族的群策群力。

想到这,杨铸忽然明白了吕思思的意思——让赵林接手铸投私募的ceo,等同于就把林氏家族的家族办公室(智囊团)给捎上了。

不,以铸投私募手里面的那一大堆超级项目的资产规模,仅仅林氏家族的智囊团还不够,大概率林老爷子自己也要暗中指点——也只有这位从抗战之前就出来打拼,人生经验阅历已经丰富到极致的老爷子,才可能驾驭的住那么大的项目。

既然是林老爷子出马,这个面子自然是够的——他杨铸虽然身家远远超过人家,但作为一个华夏人,不管于公还是于私,他在林老爷子面前永远是个需要谦卑躬身的小晚辈。

吕思思见到杨铸的表情有所松动,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第二,老大,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铸投国贸一系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你一个人的公司了;它是诸多势力,尤其是海外华人势力共同努力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铸投国贸已经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公器】!”

杨铸闻言,眉头皱了皱,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

地球人都知道,对比于铸投商贸而言,杨铸对于铸投国贸这个庞然大物向来不怎么上心——除了有重大计划的时候亲自指挥一番外,其余的时候,都是丢出去一份战略规划大纲后,便放任不管了。

然而或许是历史原因,铸投国贸体系内的一众公司规矩严得很,一些事情上的惩罚力度更是远远不是一家公司该有的水平——虽然这里的薪资待遇远超寻常企业,甚至比绝大部分500强企业更好,但几年下来,几乎所有的铸投国贸员工,都有一种拎着脑袋去上班的恐慌感。

没法子,你要是在帮派里面混,老大要灭了你,你运气好的话指不定能出海逃的一线生天,但在铸投国贸,你要是主动或者被迫地坏了一些规矩,哪怕你逃到蛇岛都没用,这种超大型白加黑企业的能量之大、触须之长,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但让外人看不懂的是……

明明铸投国贸的惩罚手段这么严苛;明明铸投国贸的骨干构成来自五湖四海,鱼龙混杂;明明这些人都是些“天老大、地老二、老子老三”的混不吝性子,一个个更是面子第一的火药桶……即便是再能赚钱,但这么几年的高压政策下来,赚够钱的他们,也应该就此洗手退出,铸投商贸的基本框架也该就此解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