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2 / 2)

京城报娘 莫草 1507 字 7天前

“我的大女儿纨纨,三岁能诵《长恨歌》,十三岁便能作诗,善书法,风流俊逸,有魏晋风。嫁与她父亲亲自挑选的世谊家儿郎后,郁郁寡欢。

回家归宁时,我们多方询问,她却不愿让父母愧疚担心,避而不言。只背了人,与她的妹妹们倾诉。”

“我的二女儿小纨,四岁可背《悲愤诗》,十岁能做长短句。嫁与她表兄后,因为会诗文,竟被夫君厌弃。

不准她作诗,不准她读书,只给女红针线,冬夏缝补未休;让她辗转庖厨,日日做羹做汤。小纨憎他厌他,二人之间,情薄如纸。”

“我的小女儿小鸾,四岁教她读《离骚》,几遍下来,就能识记。十岁那年,我偶得一句「桂寒清露湿」,她在身侧,随口接语「枫冷乱红凋」,灵慧若此。外子爱极,常以班婕妤蔡文姬相期许。”

“小鸾却终究没有长成她爹期许的模样。”

“因着对周遭姊妹亲戚所嫁非偶的恐惧,我最心爱的小鸾,在她十七岁这一年,撒手人寰。那一日,离着她出嫁之期,尚余五日。”

茶杯微微轻响,她低了头,看着自己颤抖的双手,声音如同做梦一般:“那日,她就在我怀里,我拼命搂住她,却怎么也抓不住,她总是从我怀里往下滑。她好轻好轻,像一根羽毛一样,一点重量也没有。

那时节,她笑着跟我说,阿娘,别生气,我不愿为人妇,终身看人脸色,汲汲后院方寸之间。

容我归去,归去,自有逍遥天地。她阖上眼睛前,念的最后一句话,是「飘飘似欲乘风去,去住瑶池白玉台」(明?叶小鸾)。”

九妹走了过来,靠在三娘怀里。这次三娘没有催着她回去练字,默默抱住她。

恒娘想要替袁夫人换杯茶,却被她死死抱住,不肯松手。只好作罢。

袁夫人抱着那茶杯,眼睛也不看人,只是怔怔盯着桌面,轻声细语:“小鸾逝后,纨纨为她出嫁而做的催妆诗才刚刚做得。噩耗传至,痛不欲生。回家哭灵之后,哀痛过甚,于两月以后,也追随妹妹去了,临去之时,低诵佛号,终年二十三岁。”

“小纨目睹姐妹相继离世,哀恸逾恒,终夜不寐,回忆过往,以姊妹昔年诗歌游乐故事,写成《余欢记》。书成之日,大病三月,瘦骨支离,几至濒死。若非幼女前来哭唤,只怕也要随她姐妹而去。”

九妹想起自己的姐姐,眼睛眨一眨,泪水一滴滴落下来。

“纨纨逝后,年年寒食中元,她的夫婿未曾来祭奠过一次,未曾来化过一页纸钱。可怜纨纨萧然一榇,没有归处,只能停灵于娘家。十年之后,待她夫君狎妓之余,酒醉落水而卒。夫家方来了人,迎回纨纨,与她夫君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