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1 / 2)

京城报娘 莫草 1564 字 6天前

恒娘郑重地端起酒杯,随着温热酒液进入口腔,滑入喉咙,一直以来堵塞着的郁气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酸热心底,无数升腾而起的豪情。

大庆殿这一场战役,不独是为她自己,不独为周婆言,甚至不独为天下女子,而是为所有不公平不正义的受难者,做出榜样,发出抗争的声音。

第99章 大庆殿

右掖门外, 青砖墙下。

两省台阁文武百官打这儿进去皇城办公,各府送行的下人牵了马儿回府,留下一两人在此处候着, 以备自家老爷临时有什么需要或是吩咐。

初冬的天时渐渐短了, 又一连碰上几个北风天,今日难得老天爷放晴,各府仆佣们或盘坐在青石板上,或斜靠着青砖墙面, 三三两两,闲话长短。

哪府里的膳食/精致,哪府里的假山秀美

哪府上的老太爷寿辰,办了多少桌寿席, 席上有哪些流水样的珍肴美味

哪府里的官人赴寿宴,备的是什么礼, 吃了些什么酒

哪府里的老爷喝醉酒, 把那一筐大螃蟹掀翻, 一贯钱一枚的公螃蟹满地里横行。

哪府的学士诗才敏捷,当即赋诗, 内有「介士举刀傲然去, 横行西天八万里」之句,正合了寿宴主人西军老将的身份,十分讨喜。

能在这里候命的下人多半都是家里挑出来的精细人, 无关紧要的事儿, 说上一嘴, 图个热闹。

涉及后院内帷, 官场往来,却是严实得很, 谁也不会做个没底的漏斗,一肚子水往外倒。

恒娘也在一边听着,既觉得这两句诗很有豪气,又不免心疼那些满地爬的「一贯钱」,心中嘀咕:这诗好是好,就是太费钱了些。

想到自己这番斤斤计较要是落到阿蒙耳里,不晓得她又会笑成什么模样,抿嘴一笑。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抬眼往右掖门里头张望,巷道长长,青砖历历,仍如那日阿蒙带她来时的模样,只是路上走着的官儿少了许多。

看看天时,大概巳时不到的样子,仲秀才说,这会儿百官还在文德殿里常朝。

要等常朝结束,才又转移到大庆殿去,开始廷议。整个过程充满各种肃、拜、进、退的礼仪,十分繁琐。

她今日起得早,薛大娘怕她受了晨寒,执意让她把家里唯一的长皮袄子披上。这会儿太阳出来,倒有些发热。

松开系带,就这么散披着,一边继续听那些下人闲聊,一边在心里散漫回忆昨日记下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