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2 / 2)

观自在 缓步风流 1657 字 7天前

兰桨伸手欲取奁中金簪,却被李梵清挡了下来。

“不必了。”李梵清道,“父皇今次少不得要数落我,打扮得如此招摇,嫌他不够恼怒么?”

兰桨面上闪过几分惭色,改选了另一支略显简约的花簪,斜斜插在了李梵清鬓间。

临走时,李梵清还是忍不住,将那支赤金丹凤累丝嵌红宝石簪拢在了袖中,藏在了掌心。

随着马车微微颠簸,李梵清领了兰桨与桂舟等几人,启行向皇宫方向去。

李梵清倚着车壁,阖着双目,似乎正假寐养神。

金簪藏在广袖之下,随着李梵清的右手渐渐收紧,金簪尖处压在她掌心,再深一些便可刺穿皮肉。

掌心间传来一阵刺痛,让李梵清不由皱了皱眉。可她更知道,她不过是被簪子刺了一刺罢了,这等痛楚,还不及裴玦今日被刺时的十分之一。

那一幕画面又在李梵清眼前浮现,如生了根般,挥之不散。

她想,人在危急之时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那一瞬间的本能罢。

裴玦的本能,为什么会是伸手替她挡下匕首呢?

有一个答案显而易见,在她心头呼之欲出。

“公主,到了。”

承平公主府的马车入宫,一向有燕帝特许,在这禁宫之中犹入无人之境,一路驰行至含象殿外。

夜幕已沉,含象殿外广场极为开阔,更显幽暗。

李梵清算了算时间,其实自新春后,她亦有许久未曾见过燕帝了。便是她生辰那一回,燕帝都未曾露过面,只是让人送了赏赐至公主府。

虽然她与燕帝都不愿承认,但虞让之事确实让她与燕帝父女二人之间存了隔阂。

这也是她这三年来,无论如何放浪形骸,燕帝对她都极为宽容的原因。

只是今日她当街杀人,确实做得过火了些。李梵清当时便知,燕帝少不得要召见她,也少不得要罚上她一罚。

李梵清将金簪拢在袖中更深处,走下了车,待走近些,才见李元甫正候在廊下。

李元甫乃是燕帝身边最为信任的宦官,早年便受封了银青光禄大夫,如今又兼执掌内侍省,便是裴相见了,也须得给他几分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