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生活,比起好几年前颠沛流离,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简直好过太多!

众人自发地跟在报喜的队伍后头,来到了陆先生和大当家的小院子,又亲耳听到方家小二中了府试第八名!大家纷纷上前恭贺,三娘,阮阮和陆明渊也笑呵呵地给每人发了些喜饼,喜钱。

心头大定的怀致立刻拉着三娘兴冲冲地开始收拾起了自己的包袱,恨不得明日一早就出发往宣洲而去,直将家中众人看的乐不可支。

第二日,几人将行李收拾妥当,一人背上了一个小包袱,又拜托村长照看小院以及学堂后,便上了马车,往宣洲而去。

而此时此刻,还在褚阳一个二进小院子里埋头刻苦读书的怀宁在收到家书后,无奈地叹了口气。

“怎么了这是?”

怀宁晃了晃手中薄薄的信纸,笑道,“阿娘和爹爹带着他们几个小的今日出发,去宣洲游玩。特意写了封信给我,让我勿念。”

成松青想到陆先生一家人的相处状况,不由得笑出了声,“他们这是对你信心十足,亦或是说,不管你考没考上,都不会对你有诸多指责。”

早长成了一副小大人样的怀宁微微一笑,跟着点了点头,“怕是阿娘起的念头,她向来随心随性,也最是放纵我们,从来不会觉得考科举是件多么了不得的大事。”

想到陆师娘的名头,听闻了她好些事迹的成松青了然道,“师娘确是心思通透,不同常人。”

怀宁看着一脸羡慕的成松青,自然知道他这是想起了三年前去世的母亲,怀宁赶紧转移了话题,“若是你这次乡试中举,可要上林家提亲了?”

这林家就是成母在去世前,找了媒人,相看了好久才给成松青定下的亲事。

林家便是在成家困苦之时,收留了成松青做事的酒楼东家的小女儿。林家姑娘外祖父生前是个秀才,她家二哥早几年也考中了秀才,算得上是书香门第。

之前因着成松青母亲去世,亲事便停了下来,如今出了母孝,自然两家又重新走动了起来。

成松青亲自上门,和林家说定,等自己今年乡试中举,便上门提亲,将两家成亲的日子定下来。是以,这场乡试,只许成,不许败。

不然平白再让人家姑娘等上三年,那可真是罪过。

听怀宁提到亲事,近来越发沉稳寡言的成松青难得露出羞涩的神情,他点了点头,回道,“是,等放了榜,就会托媒人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