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2 / 2)

周清衍深深呼吸一口气:“顾龙既然已经将百姓家中全部搜查过,那就是官府中有人接应。最好将底下人从守门士兵开始查。”

这是个极大的隐患,不查出来几乎让人寝食难安。

“至于兄长的去向。”周清衍闭上眼睛半晌复又睁开,“不查了。”

楚恒眉头一皱:“什么?”

周清衍脸色森寒眸光宛如淬了寒星:“直接逼燕雎交人。”

他临走前特意去拜会过文泉先生,如今老先生倒是刚好帮得上忙。

一个月后,京城酒楼。

“那宁娘子离了家门没了念想,索性一头跳进了忘川河。”说书人啪的一声拍响了惊堂木,喝了口茶。

这处儿听书的都是熟客,都知道这是在要赏银,公子哥儿们也都不在意几两碎银,把银子往那盘子里一丢,发出清脆的响声,收赏银的孩童赔笑作揖颇为讨喜。

那些个没闲钱又想听书的就这样蹭着贵客们的银子,一日复一日地听下去。

赏银收够了,文泉先生放下茶碗:“没曾想这小娘子感动了天神,地底下阎王爷问她:阳寿未尽何故来此?”

“宁娘子哭诉:奴本平民女,嫁的一良人。夫家三亩地,婆媳相欢迎。奈何奴命苦,三年不下雨,粮少徭役重,夫君死沙场。奴无处可去,只当来这黄泉寻奴夫君。”文泉慢悠悠地说道。

“阎王爷顿时大怒:愚蠢妇人,地上不下雨乃皇族残害人命受了天谴,玉帝特下旨,命人间大旱十年绝起种。你既早死又有何用?”

这话本听到此已经有了些意思。

人群议论纷纷。

“这,我怎的觉着有些像再说咱大原?”

“可不是,咱们今年可是没下过一滴雨。”

有些东西一旦提起来便犹如在热油中加入了一滴水,一瞬间喧闹了起来,流言便犹如潮水一般以让人意想不到的速度朝着四方不断扩散。

更何况,这已经不是京城的人们第一次听见这个消息。

“前有百刃楼造反,后有潼川暴民,如今又逢天灾。”有人啧啧两声,“我看着大原气数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