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2 / 2)

赵富达顺口聊起:“笑笑,你是咱青河村的高材生,建变电站的时候,你可得多参与。”

作为红语录十级学者,赵富达也奉行“妇女能顶半边天”,因此,他对读过书的女同志一样看重。

校嘉华汗颜,上辈子她主业是工商管理,数理化基本不行。不过,听白教授说,白恪言大学时,学的倒是物理专业。

说到工商管理,她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赵叔,咱们收成这么好,大伙都立了大功。年前是不是整点福利,奖励给大家?这样,接下来的冬小麦播种,大家才更有干劲呀!”

赵富达想了想:“挺好的,关键申请啥福利?农场有头老牛,前段时间上山摔伤了前腿,要不我向公社打个申请,杀了分肉吃?”

老牛能有什么错,她不是这个意思啊喂。

“……还是算了吧,老牛的伤养好了,还能给农场耕地播种呢。”

“可是,村里除了没肉吃,别的啥也不缺?”

“缺,那可太缺了!”

用未来眼光对比当下的一穷二白,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校嘉华挑重点说:“糖盐煤油,吃的穿的,除了粗粮杂粮和基本蔬菜,每一样都缺。”

“这些,去镇上的供销社,也能买到吧。”

“太远了!镇上的供销社东西很贵,品类又少,每次去都跟打仗似的。购物体验太差,大家有口难言。”

“笑笑,那你的意思是?”

“咱们青河村有山有水,说不定还有矿。粮食产量已经达到各村第一,完全有实力向县里申请,创办一个自己的农村供销社。”

“创办自己的农村供销社?”赵富达瞪大了眼睛。

校嘉华:“对呀,家家户户有闲粮闲票,有的还养了鸡鸭猪鹅,这也是一种资源。如果在村里能周转,就不用流失到外面。”

“不行不行,私下买卖,可是投机倒把,会被举报的。”

校嘉华急忙解释:“只要商业局允许,给咱开了供销社权限,可以收钱票,就不算投机倒把。而且,村民农闲时以物换物,还能提升大家开发农产品的积极性。”

“以物换物?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是,换回来的东西,咱们怎么处理呢?”

“换回来的东西,价值只会高不会低。多出的价值充公,拿去县城换成化肥、尿素,或者别的生产资料,再用回农场。这就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