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团圆(1 / 2)

昨晚,考虑到小白同志难得主动一次,校·老司机·嘉华很配合地反客为主,帮忙解锁了几个新姿势。

可她忽略了一个男人,在这方面的无师自通。白恪言不但学得很好,还举一反三,给了她前所未有的体验。果然,没有比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更喜欢的了!

折腾到凌晨,校嘉华精疲力尽,醒了又睡,睡了又醒。白恪言却从生疏到熟练,越战越勇,完全不可收拾。

天快亮的时候,校嘉华实在忍不住,推开他,埋怨道:“白恪言,我已经学习够啦!”

“嗯,我们再复习一次……”他又浓烈地去吻她。

“复习”的结果是,第二天早上,校嘉华的腰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迷糊中想到什么,她立即挣脱温暖的怀抱,火急火燎跳下床,“糟了,工作!”

白恪言拉住她,柔声道:“别担心,昨天,我已经向研究所请了假。”

这完全是一次有计划,有预谋的为爱鼓掌。今天早上,就连校大宝和小石头,都被申茗荃早早送去学校。二婶还吩咐帮佣,尽量不要打扰他们。

校嘉华又羞又气:“我说的是,我自己的工作。今天上午,我还要去面试呢!”

她套上睡裙,十分无情地扎进浴室,只留下某人独守空床。

面试机会是外公林正生介绍的,校嘉华自然很重视。

昨天的婚宴上,林正生抱完重外孙,喊来校嘉华,聊起工作的事。

得知外孙媳妇现在是个无业游民,林副司长略嫌弃地问:“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做外贸呀!”校嘉华脱口回答。

她崇敬道:“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祖国的经济效益、财政收入,添砖加瓦,是我们当代年轻人的责任!”

外孙媳妇觉悟这么高,林正生身为外贸司副司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可他脸上,却很严肃,“哼,外贸岗位可不养闲人,说说,你有什么本事?”

这就是明知故问了。

校嘉华撇撇嘴,不服气道:“我堂堂供销社公司货品经理,能做衣服能织布。年轻有为,还精通英语。京市外贸公司的人,还有英国客户亨利先生,都可以证明。我怎么可能是闲人嘛!”

白恪言也在旁边帮腔,“是的,外公,笑笑的英语非常好!”

林正生没眼看了,就没见过这么不谦虚的姑娘。关键是,连最稳重低调的外孙,都有被她带飘的嫌疑。

不过,等到婚宴结束,林正生趁人不注意,还是偷偷给校嘉华塞了一张纸条。“明天,你去这个地方面试。”

“上海庆元外贸公司?”校嘉华惊喜极了。

“面试而已,好好表现,万一不通过,别说你是我的外孙媳妇!”

林正生笑着点拨她。

.

上海庆元外贸公司,是上海诸多外贸公司里,最新成立的一个。因为成立得紧,组织只派了一个支部书记主持工作,总经理、业务员什么的,都要全新招聘。

上午,校嘉华坐在白恪言的二八大杠后面,紧赶慢赶,总算没有迟到。

到了地方,她才明白,林正生说的“面试而已”,具体是什么意思。

林副司长真的只是给了个地址而已啊,中间完全没有打招呼、特殊关照什么的。校嘉华必须和其他人一样,公平竞争这个岗位。

不得不说,老干部就是这么清正廉明。

到了外贸公司,表明来意后,校嘉华先见了两个翻译,口试和笔试都轻松通过后,才进入正式的面试环节。

吴书记看了校嘉华半天,心里犯嘀咕,这么年轻的姑娘,别说当经理了,就是当业务员也够呛,最多干个文员、跟单什么的,就不错了。

他怀疑地问:“校同志,你真的是来面试……总经理的?”

校嘉华也不含糊,直接亮出自己过去的工作履历,尤其重点讲了,她去边疆采棉花做劳动布的经历。

劳动布是今年纺织类产品出口的热门,太丰县用布料换机器,升级改造生产设备的事情,被各级传扬。吴书记当然也听说过。

他惊叹道:“厉害啊,原来国棉厂的劳动布,是你们一手策划的!”

“不止,出口布料的利润太低。如果我是外贸公司的总经理,接下来,我还会联合国内的工厂,积极响应号召,扩大服装、矿产,以及轻工业、制造业的出口……”

校嘉华说起未来的规划,有目标、有方案、有细节。谈到不同国家的不同进出口政策,她自信又老练,像是早就演示过许多遍,完全没有纸上谈兵的浮夸。

吴书记心悦诚服,又问:“校同志,你是优秀经理,还是劳动模范。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进入商业局,或者百货公司……为什么,要选择做外贸呢?”

“因为这个时候,祖国需要我们呀!”

校嘉华说完,自己也愣了一下。这不是故意拔高个人觉悟,而是一路走来,她发自内心的感受。

“我小的时候,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个年代,我们的国家这么穷?后来,我到了城里,去了边疆,见的人和事多了,才知道,即使再穷,我们的钢铁、公路铁路、桥梁……重工和基建,一样都没有落下。”

校嘉华说着,站起身,走到会客室的窗户旁。

窗外楼下的院子里,白恪言像一棵树,挺拔地站在门口,默默等待着她。一人一车,从她进门起,位置就没有改变过。

校嘉华回过头,继续道:“大国重工,是这一代人勒紧裤腰,咬牙干出来的。所以未来,才会有经济繁荣,下一代人才不挨饿。发展外贸,不仅能换资源,换技术,还能提高国际影响力。吾辈须自强,这就是我选择外贸事业的理由。”

吴书记腾地站起身,热泪盈眶,如果校嘉华不是个女同志,他简直要冲过去握手拥抱。

“校同志,不管你是谁介绍来的,这总经理一职,非你莫属!”

他激动地拍板。

.

校嘉华从外贸公司出来。

白恪言见她愁眉不展,急忙关切道:“怎么,面试不太顺利?”

他又安慰她:“你刚来上海,第一次找工作,不成功很正常。大宝和石头还小,你留在家里就好。我一个人,足够养家的。”

有时候,“我养你”这句话,杀伤力堪比“我爱你”。

校嘉华坐上自行车后座,催促他骑车。

秋风吹过,街道两排的枫树,悠悠落下第一片红叶。

她贴在白恪言后背,笑声自信满满:“哼哼,我有能力、有本事,才不要你养。放心吧,工作十拿九稳的!”

的确,面试结束后,吴书记第一时间写信,把校嘉华的资料报给了上级,力推她担任外贸公司的总经理。

经过层层审核,一周之后,校嘉华终于拿到了外贸公司总经理的聘用书。

吴书记和上级领导,都对她寄予厚望。校嘉华用本事说话,立即联系仝其芳和亨利先生,开展服装出口业务。

秋冬季节,棉衣本来就是国棉厂的强项。海外的用货标准一出,仝其芳立即配合,调整规格。

由于物美价廉,服装出口很快站稳脚跟,来订货的外商也越来越多了。

两个月后,外贸公司运营良好,业绩蒸蒸日上,校嘉华也从试用期,转为正式的总经理。

夫妻俩来不及庆祝。白恪言因为之前外语学得太好,练出了一口标准的牛津腔。研究所的教授委以重任,派他去帝都,出差了两个月,和外国的专家,交流卫星通讯技术。

白恪言出差期间,校嘉华怕二婶带孩子辛苦,只要一休息,就会把校大宝和小石头带出去,逛上海滩。

两个小家伙很聪明,在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下,不仅会说普通话,还会说上海话。现在爹娘也不叫了,和同学们一样,管白恪言和校嘉华叫爸爸妈妈。

校嘉华任他们自由生长,只是在功课上,仍旧十分严格。

冬天,校老栓和崔丽芬又寄来一批“通络草”,二婶连续敷了,腿疾基本康复。

二婶偶尔去医院复查,校嘉华便把校大宝、小石头接到外贸公司,一边带娃,一边上班。

这些天,白恪言出差,校嘉华又忙于工作,两个孩子本来有些小情绪。公司一日行后,他们近距离观看了校嘉华的工作日常,立即体谅了老母亲的辛苦。

总经理办公室,单独做了一个玻璃隔断。小石头躲在套间里,一边看妈妈工作,一边用水彩笔画画。

社交达人校大宝,则闲不住,好奇地跑到校嘉华身后,一会儿听她交代业务经理工作,一会儿去翻书架上,密密麻麻的订单。

即使看不懂,他也要立下大志,“娘,等我长大了,要和你一样,当企业家,赚大钱!”

校嘉华却教育他:“等你长大了,一定会成为新中国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但是,永远不要忘了初衷,先富带后富,帮更多人富裕起来,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校大宝似懂非懂,重重地点头,“娘,我听你的。”

白恪言从京市回来后,给家人带了一大堆礼物。小石头吃了驴打滚、牛轧糖后,很大方地拿出自己画的画,送给爸爸。

白恪言见画里,是埋头工作的妻子,便猜到她带校大宝、小石头去公司了。他拍拍两个孩子的额头,“真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