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愿木头似的站在原地,直到舍管阿姨叉着腰走来。
“同学,你宿舍有大功率电器?”
顾长愿:“……”
第一次搭话就损失了一台电吹风,被宿舍的胖子和大斌痛揍了一顿,但顾长愿偏偏像魔怔了一样,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先看何一明在不在,只要看到草坪上那一抹草绿色,就心情舒畅。那些围着何一明的女生们,顾长愿一见就烦,比睡前听见蚊子嗡嗡还烦。虽然嘴上不说,但顾长愿心里清楚,何一明真是照着他的喜好长的,眉眼端正、骨骼分明,湿透了都好看。
顾长愿试着和何一明搭话,故意在食堂和他打一样的菜,和他坐同一桌吃饭,但何一明从来没正眼看过顾长愿。顾长愿试了很多办法,聊球鞋进口车nba欧冠火锅麻辣烫都不管用。顾长愿也听说,何一明个性孤僻,和他同宿舍的都没能和他聊超过十句。
但顾长愿不仅聪明、脸皮还厚,何一明不理他,他就猜测何一明的喜好,投其所好。
何一明总是穿干净的衬衣,他就扔掉了衣柜里松垮垮的t恤,改穿白衬衣和西装裤;何一明不喝酒,他就不喝,烟一时半刻戒不掉,就和胖子躲到厕所里去抽;只要能和何一明搭上话,他什么都做。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俩被安排参加在j国举办的一场世界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虽然一行有十多个人,但只要有何一明就足以让顾长愿高兴疯了。他花了一些小心机,和何一明住到同一个房间,也就是这段时间里,他才发现何一明是真的爱看书,书上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而且何一明也不是不爱交谈,只是不聊“废话”,和他聊j国的景点和小吃,他就充耳不闻,但聊专业课题和比赛,会听得格外认真。
抓住诀窍的顾长愿暗自窃喜,不仅啃了一堆专业书,还把前几届的竞赛优胜作品翻出来,和何一明一起研究。一连好几天,除了比赛相关,顾长愿一句废话都没说过,最后还真让嵘城大学一路破关斩将,得了总冠军。领奖台上,何一明站在队伍中间,他站在何一明旁边,无意中偷瞄了一眼——灯光下,何一明微昂的下颌和眼里的光真是比世上最美的彩虹都好看。
何一明成了学校的宠儿,无论校内还是国际竞赛,都是内定人选,但顾长愿就没这份幸运,有时候能和何一明搭档,有时候却被刷下来,但不管何一明和谁搭档,最后都能载誉而归,校内外都流传:流水的领奖台,铁打的何一明。
何一明越来越出名,非议也越多。崇拜他的视他为完美理想型,看不起他的说他是机会主义者,有利可图的活动就参加,看不上的就摆出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
但鸡零狗碎的非议远远盖不住何一明的光环,追随何一明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唧唧喳喳的女生们,还多了想和他搭档的。连宿舍的胖子都打趣说何一明是全校“最粗的大腿”,只要搭上何一明,就等着上领奖台。
这把顾长愿气坏了:都把何一明当什么了?!
他一改云淡风轻的性子,不管何一明参加什么竞赛,他都去争取,不擅长的就恶补,学习起来跟不要命似的,全宿舍都说顾长愿中了邪。花了三年时间,顾长愿终于在何一明身边站稳了,让嵘城大学有“生命科学何一明,生物工程顾长愿”的说法,也再没有人和他争何一明身边的位置,还有女生yy他俩是一对儿,变着花样给他俩组cp。
何一明似乎并不排斥顾长愿,甚至有一次主动找到顾长愿,说他准备报名世界级生物竞赛,让顾长愿提早准备。顾长愿高兴了好久,睡觉都笑醒。
顾长愿对竞赛没有太多兴趣,他只是喜欢看何一明站在聚光灯下的样子,他喜欢看到全场为他鼓掌时,何一明眼里的自信又骄傲的色彩,每当领奖时。顾长愿总是悄悄退后半步,让灯光打在何一明身上。
研二那年,有传言说何一明拒绝了所有导师的邀请,拿了j国的项目,马上就要去j国。流言传得天花乱坠,一会儿说庙小容不下大佛,何一明早就不想待在国内了;一会儿说j国生物科技公司研发团队亲自邀请何一明,抛了一堆丰厚条件,只等何一明点头。
“我猜他看不上。”宿舍长大斌幽幽地说。
“j国还看不上啊?”胖子大惊。
“他不是那种是要拿就拿第一的性格么?看不上第二三的……现在医学实力最强的是g国,我猜他想去g国。”大斌望着顾长愿,“咱们长愿最了解他了,你说是吧?”
“啊?我……没听他说过……”
顾长愿喃喃道,被大斌一说,顾长愿才发觉何一明极少说自己的事情,一直以来他俩的话题都是围着专业和课题打转。
何一明该不是真要出国了吧?
顾长愿慌了,想都没想就往何一明宿舍冲,跑到门口又瞧见自己身上的花t恤和人字拖,匆匆忙忙换了白衬衫和皮鞋。
“胖子,帮我闻闻,我身上没烟味吧?”
换来全寝室的白眼。
·
顾长愿冲到何一明宿舍,何一明不在,全宿舍都不知道何一明去了哪儿。顾长愿直奔球场,自从在草坪上被淋了好几回后,何一明有时候会到足球场的看台上看书。
这种只有他知道的小秘密经常会让顾长愿偷乐好久。
顾长愿在球场找到了何一明:“外面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说你拒绝袁老头是因为拿了j国生物科技公司的项目。”
何一明:“不是。”
“那你怎么没加入袁老头的课题组?”
“没兴趣。”何一明把笔记本电脑推到顾长愿面前,“看这个。”
“这是什么?”
“h型黑蓼病的资料。”
“黑蓼病?”
黑蓼病是19世纪中期j国爆发的一种真菌传染病,患病的人体内会有极高浓度的β-葡聚糖,正常人体内β-葡聚糖在10皮克以下,而黑蓼病感染者每毫升能超过500皮克。黑蓼病能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染,发病率极快,当时造成了j国三万多人死亡。后来j国专家发现黑蓼病病原菌出自一种病变的珠芽蓼孢子,这种病变的珠芽蓼只长在j国某雪山上,无意中被一群盗猎贼闯入,孢子沾在盗猎贼身上,才导致了黑蓼病在j国爆发。
黑蓼病感染率极低,只有不到3‰的接触者可能感染,但致死率高于97%,相当于要么没事,要么就直接进了鬼门关,神仙都救不回来。
在感染了三万j国人后,黑蓼病神奇的消失了。那时人们对病原菌的了解极少,以为是妖物或者怨灵作祟,后来j国派出一批死士到雪山上铲除了全部的珠芽蓼,黑蓼病才销声匿迹,此后近300年再没出现过。
“我拿到了人工培育的黑蓼病菌模拟数据。”
顾长愿大惊:“你怎么会有这个?”
“j国传染病研究中心给的。”
原来不是j国生物科技公司,是传染病研究中心。
“你要去j国?”
“不去。”
不去?!
顾长愿高兴了:“那你现在……”
何一明点开一个文件夹,里面有30多篇关于黑蓼病的文献:“从19世纪到现在都没人攻克黑蓼病,能找到的记载连100篇都不到。”
“因为病变的珠芽蓼都被铲除了,黑蓼病也由此灭绝了?”
“我觉得不是……”何一明说:“我查过了,很多文献都是研究病灶,但没有深入研发对抗黑蓼病的药物。因为黑蓼病感染率低但致死率高,研究它几乎没有经济效益。一来感染率低,量产没意义,二来发病极快,假设1000个人里出现了3个感染者,这三人很可能还没来得及送到医院就死了,再加上黑蓼病已经近300年没有出现了,没有医疗机构愿意把钱和力气花在没有前景的药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