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地图就知道,西突厥直指关中长安,东突厥若是破了雁门关,直入大随腹地。
“只是,有屈突通和张须驼在,东西突厥怎么可能破得了我大随。”
“关中是我大随龙兴的根基,西突厥入侵我大随,哪里能够轻易的打到关中?而东突厥在骁骑卫面漆那屡战屡败,哪里会是张须驼的对手。更何况,朕在幽州还留了罗艺的五千铁骑在,随时可以支援张须驼,剿灭东突厥大军。”杨広冷笑着,他敢确定,这勾结蛮夷入侵大随的手段,一定不是关中门阀的人想出来的,重现五胡乱华是绝不可能的,但东西突厥攻占关中,却未必不可能。
“想出勾结蛮夷重新五胡乱华的人,心中只怕对关中门阀有泼天的仇恨。”杨広心中已经猜到了背后布局的高手是谁,除了萧家,以及南梁的故旧,谁还会对灭了南梁的北周朝的核心力量关中门阀恨之入骨?杨広微微冷笑,还以为萧家蹦出来,只是想要重新建立南梁,没想到还想着要报仇啊。
“高句丽大军只会在辽东郡虚晃一枪,然后就在深秋的时候撤回高句丽。”杨広把心思收回到地图上,淡淡的道。
李靖努力的看脚尖,所以,杨広就打算不战而胜,回头宣扬御驾亲征,打败了高句丽二十万大军?
“然后,就是我们进攻的时候了。”杨広一字一句的道,眼神锐利。
“什么?”李靖惊愕的抬头,然后猛然明白过来,原来杨広是想要防守反击啊,在保住了山海关后的大随繁华地带后,在高句丽大军以为严冬将至,大随军队不可能出征,从而懈怠的时候,一举击溃高句丽的军队。
王世充惊喜的点头:“圣上果然是大随第一大将!此举深得兵法精髓,以逸待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然大破高句丽贼军,当为我大随将士报仇雪恨矣!”
薛世雄鄙夷的看着王世充,道:“这还用你说?圣上当年率大军平陈朝,杨恕高颖不过是旗下的猛将,这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圣上兵法天下第一?”
李靖很是羞愧,刚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杨広还是个好皇帝啊。可是,这个军事战略实在太幼稚了!他来不及鄙夷薛世雄和王世充,急忙劝道:“圣上,穷寇勿追!”
虽然高句丽大军是绝对不会有防备的,但是,冬天啊!辽东的冬天啊!零下十几度起步,一不小心就零下二十度了!没有挡风的房屋,只靠薄薄的帐篷,根本不用打仗,再多再勇敢的士卒都直接冻死。
“只说盔甲和粮食,几十斤的盔甲在身,根本走不动路,又能带多少粮食?行军日久,士卒不堪其苦,唯有丢弃盔甲和粮食,难道圣上又要重蹈覆辙吗?”李靖顾不得自家的性命和前程了,当年远征高句丽的三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就是因为走了太远的艰难道路,士卒们负重太大,苦不堪言,悄悄的埋了粮食,埋了盔甲,只背了一个空包裹,以为捡了大便宜,可以吃别人背的粮食,结果人同此心,三十几万大军粮食崩溃,导致士气崩溃,最终尽数惨死。若是杨広再次从山海关出发远征高句丽,还脑残的选择最冷的冬天,远征的大军只怕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回到山海关。
“是啊,人力有所穷,背了几十斤的盔甲,怎么背几十斤的粮食,没了粮食和盔甲,又怎么打仗?”杨広点头,看了李靖,薛世雄,王世充一眼,眼前这三个人都没有参加当年的远征高句丽,难道他这个亲身经历者,还不如他们懂?真是太小看他了。
知道还要送死?李靖差点怒吼了,只能紧紧的盯着脚尖。
“圣上自然有神机妙策,你个小孩懂个!”薛世雄怒吼,要不是看在韩擒虎的面子上,都懒得吼你,由得你被杨広处死,瞧,王世充不就一声不吭吗?
李靖愤怒的盯着薛世雄,就为了自己的前程,任由数万大随将士去死?
薛世雄看懂了李靖的眼神,当真是对韩擒虎佩服的五体投地,没有让李靖进入军方高层,只是在小县尉的岗位上混吃等死,实在是太有远见了!李靖也有三十几快四十了吧?丫的竟然还是个毛都不懂的愤青!上头说要顶着严冬,追杀高句丽大军,你丫就真的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顶着零下的严寒,没吃没喝没盔甲没援兵,一口气追杀到高句丽的地盘?俗话说将熊熊一窝,你丫以为说的只是将领窝囊的意思?老子告诉你,没脑子的将领照样害死所有的人!
可惜这个含义太负责,李靖完全看不懂。
“你们以为,朕远征高句丽,只是凭着狗屁不通的《平高句丽策》?”杨広问道。
“微臣愚昧,哪里知道圣上的神机妙算。”王世充崇拜的看着杨広。
“胡雪亭的《平高句丽策》只是纸上谈兵。”薛世雄微笑着,顺着杨広的口气道。
李靖又看脚尖了,胡雪亭的《平高句丽策》明明很不错的好不好!
薛世雄叹息,李靖这个中年熊孩子真是没救了,以后万万不能和他接近,今天杨広心情好,没有处死李靖,不代表以后天天心情好,李靖迟早死在那中年愤青的心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