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页(1 / 2)

天下读圣贤书长大,依靠圣贤书治理国家,并且取得成功,把已有经验定为铁律的朝廷有学之士,以及正在苦读圣贤书,想要成为朝廷官员的人,只会万分的鄙夷胡雪亭的手段,然后淡淡的嗤之以鼻:“狗屎运!”

“胡说!朝廷大佬个个觉得老大了不起!”余阿福跳脚,杨広,杨恕,高颖,贺若弼,李浑,宇文述……谁不是小心翼翼的盯着胡雪亭,对她另眼相看。

“可惜,天下百姓不服气。”杜如晦笑了。

胡雪亭也笑了:“说得好。”

有一尺布,交给谁做衣服?裁缝啊。

有一斤铁,交给谁打农具?铁匠啊。

有一斤肉,交给谁做美味?厨师啊。

因为那些不仅仅是这些人的职业,简直就是这些人的一生!

这些人未必出身在一个裁缝铁匠厨师世家,祖宗十八代都是裁缝铁匠厨师。但是,这些人一定从小拜师,洗了五年的锅,洗了五年的菜,切了五年的猪肉,终于师父被他的诚心感动,认真的教他真功夫,学会了怎么做炒鸡蛋!这就是工匠精神!

这个故事虽然夸张,白痴也不会十五年只学了一个炒鸡蛋,但是,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专业,这些人就是专业的!有完整的学习体系,有富有经验的教学者,有近距离观察运作的机会,有长时间的实习机会,最后才有了职业生涯,以及其他人的信任和放心。

于此同理,有一个郡县,该交给谁管理?当然是交给读了十几年四书五经,知道如何治理天下的职业官吏。

胡雪亭大字不识几个,又懂得什么?她不专业!

她在丹阳县的作为,都是唯利是图的商人行为,成功都是碰运气,一旦失败,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而且失败是注定要发生的事情!

这种想法贯穿了所有的大随百姓。

“哪怕我做的再好,那些思维固化,只以为半部论语治天下,考了状元就会治天下,甚至才能治理天下的人,绝不会认为是我有一套新的方法。”

“那些家伙见识浅薄也就算了,谁没有知识短板呢,但脑残的看不清现实,不以现实为依据,一味的顽固坚持某一种观念,并且疯狂的攻击,那就基本和咸鱼没什么区别了。”胡雪亭笑着,那些说她是女人,说她是孩子,说她是奸臣,说她是商人之女,说她是文盲,说她杀人如麻,说她草菅人命等等各种词语,只是因为她没有走“圣人之道”,所有鸡蛋里挑骨头而已。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只会是一个励志故事。

佘戊戌等人看胡雪亭的眼神就有些哀伤了,却又急忙转过了头,不想被胡雪亭看到眼神中的怜悯和悲愤。

“你不委屈?”张夫人的手指甲深深的掐在手心中,带着颤抖问道。搞了半天,胡雪亭时而发神经,就是破罐子破摔,想对百姓发泄不满啊。

“不委屈。”胡雪亭惊讶的瞅了一眼张夫人。

“真的?”张夫人颤抖着继续问,仔细的打量着胡雪亭,想从她的身上找出一点点的哀伤。她一点都不信胡雪亭没有委屈。女人当官,女人当皇帝,女文盲打天下,实在是不容易啊。身为女人,真苦。胡雪亭在这个男人的世界中蹒跚前行,没有一个同伴,一定是累到了极点了,身心俱疲,只能把无边的痛苦和哀伤,藏在肺腑,埋入骨髓,不敢露出来一丝一毫。

“真的。”胡雪亭惊讶极了,这复杂的眼神为毛看不懂?

“别说胡某本来就籍籍无名,是个文盲加草包……”

李浑嘴角含笑,装文盲真是好啊,可惜他没机会学。

李子雄和杨轩感无动于衷,司徒府的人和胡雪亭接触太久,早就确定胡雪亭肚子里还是有些诗书的,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一手字烂的人神共愤。

虞世基和裴蕴互相看了一眼,一直都知道胡雪亭不简单,以前装文盲可能是怕触犯了“伟大诗人”杨広的霉头,现在为何还要装文盲,难道真心要推广法家,甚至要灭儒?

董纯等人冷笑着看着胡雪亭,听了胡雪亭偏激的评价孔孟后,还以为胡雪亭是文盲,那就是白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