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7页(1 / 2)

人群中有人跳了起来,大声的道:“竟然摆架子,以为就你一家吗?东街新开了一家辅导班,价格还便宜呢,我们都去东街!”周围的人诡异的看那人,这要不是托儿,我就直播吃狗屎!又看看夫子,夫子淡定的伸手作揖送客,一群人急忙微笑着道:“我等绝不会去其他学堂,我等只信任夫子!”

转身出了学堂,立刻拉住那托儿:“快带我等去!”官府办的学堂束脩便宜,但教的质量就一般了,哪里比得上辅导班的老师?再说了,就算学堂的夫子水平比辅导班的高,可是上了辅导班,肯定比不上辅导班强啊。考科举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多了一分就能挤了几百人下马,说什么都要上辅导班。

那托儿当先领路,众人到了新辅导班前,只是一瞅,立马就大吃一惊。

“这是……”某个妇人额头见汗。

“不会吧?”某个汉子瞪圆了眼睛。

新辅导班的夫子就站在学堂门口,双手负在背后,傲然看着众人:“诸位是要来张某的辅导班报名?”

众人盯着这器宇轩昂的男子……的衣服和头巾,竟然是儒服和儒巾!

“你是儒家弟子!”有人惊讶的问道,以前向衙门举报儒生是有奖励的,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儒个!”那张夫子毫不犹豫的道,想要坑死我?

“看仔细,这不是儒服!”张夫子急急忙忙举起了衣袖,“儒服衣袖有花吗?儒服衣袖有这么长吗?这件衣服只是很像儒服的便服。”

他又低下头,指着头顶的儒巾,道:“这也不是儒巾,这如今是方的,这头巾是圆的,差距大了去了!”

“‘像’和‘是’是两回事,懂不懂?”张夫子都要咆哮了,傻瓜才说是儒服儒巾儒生,然后发配到极西之地和蛮夷开打呢。他盯着一群报名众,厉声道:“张某平生最恨儒了,看到儒生就直接上去砍死!”一群报名众很是惋惜,原来是个打擦边球的,那就没意思了。

眼看报名众终于理解了什么是儒,什么是擦边球,张夫子又淡定了,缓缓的抬起手,轻轻一拂,衣袖如流水般的落下。“衣服只是形式,张某传承的是华夏千年的文明。”

辅导班内,一群穿着很像儒服又不是儒服的幼童摇头晃脑的朗诵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

“这是《弟子规》?”一群人听见这熟悉的声音,竟然有些重温旧日的激动地感觉。【注1】

“是啊,正是《弟子规》。”张夫子傲然道,《弟子规》可不是四书五经,不算儒。“《弟子规》教人从小行善,明事理,这是万物的基础。”

“就是啊,我家隔壁原来有个私塾,那老秀才天天教孩子们念《弟子规》的。”某人有些怀念,自从大越国建立之后就没有听见那熟悉的《弟子规》了。

一群围观众中好些人热泪盈眶,多年前的记忆涌上心头,只有朗诵《弟子规》的学子才是从小记忆的中读书人啊。

张夫子的声音缓慢又柔和,带着深情:“十年寒窗苦读才能跃龙门,登上青云路,不打好了基础怎么走的更远?当今朝廷以格物道的取仕,乃是伟大的举措,当传颂万年。可是,格物道深奥难懂,那些幼童怎么看得懂?读书就是学做人,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幼童学格物道如同还不懂的走路,就开始学跑步,这怎么成?”

一群报名众用力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弟子规》等书非儒家所有,而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是我华夏的伟大的文明,学了《弟子规》,就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了更好的基础,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良好的基础,还怕不能中状元吗?”张夫子道。

一群报名众中好些人大声的叫好,华夏文明就是了不起,学《弟子规》就是继承华夏文明,就是在做伟大的事情。

“报名,我报名!”有人大声的叫着,脸上洋溢着为了华夏文明继往开来的伟大情操。

“不学格物道,有个用。”有人却大声的反对,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考状元当大官!科举只考格物道,又不考《弟子规》,学了有个用。一群人跟着点头,之前那个辅导班为什么报个名都挤破了头,那是因为人家格物道教的好,不教格物道的辅导班白痴才报名呢。

“光是学格物道,不学……的人不懂什么才是重要的。”有人含含糊糊的鄙夷着,儒家传承千百年,哪里会错?没有儒家,哪里有你们的祖宗,哪里会有吃的穿的住的?儒家再不好,肯定也有好的东西,全盘舍弃太莽撞了,好的东西就该用拿来主义,好好的发扬光大。

“我被读书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人大声的道,这句话是石国师说的,完全不怕被抓小辫子。众人点头,继承《弟子规》就是为往圣继绝学,重要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