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热闹迅速散去,冯友宗和冯友耀灰溜溜离开。
柳氏的生辰虽多有不快,大体却是让人满意的。
再之后族里关于豆腐营生的安排,沅昭只略听了一耳朵。
听说,河神赐下豆腐方子,前面五年只能青山村冯氏族人们使用,之后就必须对外公开。
又听说,里正连同族老们选了诚实可靠的十来位族人,选择教授豆腐的做法,并在村里新建了豆腐坊。
豆腐坊做出来的豆腐,大批量对隔壁县城的酒楼百姓售卖。
原材料的豆子由族人们提供,卖出去得来的利钱按照豆子的斤两分配。
倒是颇有后世合作经营的意味。
再后来,冯友宗和冯友耀再未上门找过麻烦,两家的名声在族里是彻底变得臭烘烘了。
五月底的时候,村里再发生一件大事。
隔壁秦家村新晋的秦秀才,娶了镇上食珍楼东家的千金,听说钱家千金的陪嫁十分丰厚,包括镇上的一处宅子,郊外的一处庄子,并西街的两间铺面,和新娘手里数不清的银票。
作者有话说:
估计没几章了
下个故事:七零养娃对照组
下下个故事:被同胞大哥夺去气运的炮灰妹妹
第42章
食珍楼就是镇上最大的酒楼, 东家姓钱。
当初沅昭托老族长打听的事情,就是这个钱员外在背后搞鬼,他家的酒楼还和自家的豆腐摊子签了一天三十斤的订单。
钱家的千金大婚那日, 整个县城都异常热闹。
西街的豆腐摊子生意较之前冷清不少, 冯友光叹气,“别都是去看热闹了, 咱今天做的豆腐可不少呢。”
隔壁是个卖油饼的老板,闻言道:“这不是钱员外有了个秀才女婿么,听说在自家的酒楼摆了流水席,但凡谁想去吃都行!”
“我琢磨着等过会儿卖不动饼,喊上自家人过去好好吃一顿, 怎么说也是食珍楼的饭菜, 可不容易碰着一回呢!”
沅昭扯了扯冯大山的袖子, “爹,干脆等会儿把豆腐放在徐婶子家里, 咱们也过去尝尝酒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