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件事情也是让他火烧眉头,难以料理这群不安分的伴读秀女。
储纤任看出了将夫子顾虑,已然看出了他的忌讳,便一转身:“将夫子也有要处理的事情,是我思虑不周全,我这便去告知秀女们,让她们等候佳音。”
将夫子也是一急忙。
“郡主留步!”
储纤任这一反应突然不包含将夫子的思考的范围里,露出笑容满面来:“老夫愿意听听郡主的建议,望郡主能够解决书院燃眉之急。”
这将夫子可真是…………
这话放在最前面说不就行了,偏偏要杵在那里思虑半天,还得让自己退一步。
储纤任也露出笑意,她早就知晓书院院长的为人,料到他断然不会采纳副院长的意见。
固然都大院大战已败,这一手牌打烂了,可储纤任才不会让自己不好过。
让伴读秀女回京成了她的后招,当年变法之事重新唤醒京都人的记忆就全靠她们了。
况且自己早已不是原主储纤任,为何还要往她的绝路走。
都大院是凶险之地,东临殿也不为过。任凭她再不善于,亦或是不喜欢这样的明争暗斗。
慢慢地,储纤任心底里多了一张和周泣谈判的底牌。
储纤任道:“当年变法之事已然成了整个唐庆的忌讳,小女也不敢再多提。如今要解决伴读秀女回京之事,就要都大院大乱事发之时,看她们究竟在哪里?”
话音刚落,储纤任放眼望去,众多书院老者面色各异。
储纤任为首提当面变法之事,就是对唐庆起了翻天覆地的番檠变法。
想到这里,众人脑海里不由得浮现京都轰然倒地,残酷场面。
储纤任望着将夫子身后的副院长,发觉他的眉间有着旁人未有的微妙变化,她继续说道:“只要确定了这些伴读秀女的行踪轨迹,就能确定他们对都大院的事知不知晓了。”
这一番话下来,储纤任顿时卸了口气,长篇大论对她来说还是太难了。
不过好歹有个过得过去的答复。
被储纤任这么一点,将夫子心里也有了底,他立马下达指令:“立刻去彻查那些伴读秀女所有的那日行踪,要快。”
“是。”几个侍卫连忙匆忙离开。
储纤任望着事情有了眉目,自己也自荐上去:“那我就不多加叨扰了,我祖父该念叨我回去。”
将夫子回看储纤任,很是感激,他也不啰嗦连忙回应:“郡主若是不急,方可过了今晚,明日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