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慕丞相师生之间倒是情谊深厚,只是陈知沅极不喜欢慕丞相,在这件事上有时也觉得苏照识人不清,怎么拜了慕丞相做老师,故而也就连带着有时嫌弃苏照,觉得他眼光太差。不过陈知沅那嫌弃极为短暂,只消看一眼苏照,便烟消云散。
“苏卿可知,本宫此去,需得很久。”
苏照答:“殿下此去,是尽公主之责,为一方百姓谋福祉,臣十分敬佩。”
他没有说知不知道,也不在意陈知沅所说的此去很久意味着什么,他只是秉着一个光禄大夫该有的态度,说他敬佩陈知沅。要是他知晓陈知沅这不过是被母亲所迫,并非真心实意,或许又是另一番说辞了。
苏照是个木头,难以开窍,陈知沅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死心。如今她将离开,面对苏照却不能像对着裴言那样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要他不许忘记自己,所以等自己回来之后,这些日子好不容易让苏照看见的一点儿好,怕是都要消失不见了。
那很糟,也不算太糟,因为正常不过。
陈知沅笑着与苏照作别:“苏卿,再见了。”
再见有日,期待无期。
苏照颔首:“臣,恭送殿下,殿下长乐无忧。”
出现
清平郡方方正正,规格严整,若是拿出城舆图来看,能瞧出与临阳城有九成相似。
往前数五朝,临阳其实还不是王都,姜国也不是姜国。那时候天下还没有分割成现在这样,这片土地上小国虽多,但唯一的大国,叫做东陵。后来朝代更迭,东陵覆灭,分为四国,也就成了现在两两相峙的局面。
东陵还强盛的时候,定都在永安城,也就是现在姜国境内的永安郡。东陵倾覆后,姜国第一任君王迁都临阳,过了两朝,等到百里氏当权的时候,又将王都迁到了更加清灵的淮安城。
后来百里氏亡国,被齐梁吞并,姜国遗民忍气吞声了许多年,直到蛰伏几代人的陈氏起兵,将齐梁打回次凉河西,收复姜国,又把王都迁回了临阳。
被赶回次凉河西的齐梁人,将齐梁改为齐,看着安分,却始终不忘与姜国的仇恨。姜国也谨记亡国之痛,不肯相信齐国半点求和之心,故而两国常年纷争,边境你来我往,先王一力主战,正是这个缘故。
算到如今,从姜国建国,几经周折,到当权的陈氏,已经是五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