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昀主要研究武器、弹药和……防弹衣。
西药也有涉足,他听小镜子说后世会有一种抗生素能挽救很多人的性命,故此他提供思路,让几位从国外学西医回来的专业人员在研究这个,进展的不错。
沉思片刻后,秋昀作出取舍,点头同意了苏晋元的提议。
第二天清早,李云轻带着苏冉和亲兵开车与敢怒不敢言的朱姓副将走了。
李云轻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月。
回来后禀告了余善仁的态度,便投入到了水产加工厂中。
一眨眼又是四年。
水产加工厂已经成了海城最大的工业厂区,其生产的海鲜罐头一批批销往各地军队,而工厂里招了近乎三分之二的女职工。
这些女职员腰包鼓了,底气也上来了,在家中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这一切都是李云轻和苏冉的功劳。
他在两年前终于得到了苏晋元的点头,请来了父母,与苏冉在海城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西式婚礼。
婚后李云轻又与妻子投身到了教育上。
前期为了鼓励普通女子上学,不收取任何费用,联系了许多老同学来帮忙。
当第一批学生毕业时,秋昀这边实验室的抗生素终于研究出来了。
实验取得成功后,整个研究室都沸腾了。
秋昀静静地看着欢呼的研究员,其中有老有少,都是李云轻用昔日的人脉关系帮他请来的。
这些人不眠不休,吃喝拉撒几乎都在研究室,就为了一份信仰。
抗生素的研究,秋昀除了提供思路和方向,几乎没插手。
其一是他虽然看了几本书,跟着这些研究院学了一点,但始终是外行,其二,他手头也有事,这几年来,海城的武器比之国内所有军阀的武器都先进都出自他的手,还有很多杀伤力大的秘密武器都没公之于众。
尤其是他研究的防弹衣……
抗生素投入到生产时,秋昀关了实验室的门,放大家一个长假。
苏晋元也放下手上的事,换下军装,邀他出去走走。
俩人并肩走在繁华的街道边,宽大的街道干净整洁,以水泥铺就的马路中央设有电车轨道。
不时有年轻男女骑着自行车按着铃铛从俩人身边掠过,左右两侧栽种着榕树,每隔几棵榕树,下面便有一个竹篓,而竹篓里装着垃圾。
垃圾桶这个概念是李云轻提出来的。
初时实行很困难,毕竟百姓没有这个观念,就连大小.便都是随地拉。
他很是耗费了一些心思,又在城市每个角落建了公厕,安排士兵巡逻,看见谁随地大小.便或丢垃圾就罚钱,才慢慢培养起大家的这些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