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估摸着这位老大爷要么是眼神不好,要么就是根本就记不住大院里的每一个人,只要是干部模样的人进入院内,在他那里都是一律地打开绿灯。
显荣没想到自己凭着一身干部专属的衣装,竟然很轻松地进得公社大院。
再对比先前和金德兰一起被拦在门口的经历,便在心里升起一股怒火,但他顾不得细想,快步走进公社办公楼。
显荣没有去找公社文书龚老大,而是凭着记忆敲响了烧锅筹建之前拿着介绍信寻找的那位生产指挥部郭主任的办公室门。
等他被门内的人唤进去的时候,才发现屋内并没有郭主任的身影,郭主任原先的办公桌前坐着另外一位老者。
老者问道:“请问这位年轻同志是从哪里来?有什么事情?”
“我是银竹沟烧锅的负责人,来找生产指挥部的郭主任。”
老者在弄清显荣的身份和来意之后,继续埋头读着一份前一日的报纸,“你说的老郭去年底已经退下了,我接替了他的位置,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跟我说吧。”
显荣本打算向郭主任汇报一下烧锅的情况,还想通过他的关系来帮助自己从龚老大那里要来欠款。
听了老者的讲话之后,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又不愿直接退出老者的办公室,于是借着这个机会询问了另外一件在心里琢磨已久的事。
他继续站在老者对面说道:“先前我们村办烧锅的时候,郭主任曾说过,等上面有政策了,我们可以把作坊改成个体产业,不知道现在政策是否允许?”
“你们银竹村烧锅的事情,老郭退位之前曾多次给我讲过,他还夸赞了你这位年轻后生有想法,敢创新。”
老者将报纸叠好放在办公桌上,转过头看着胡显荣,“今天看来,他说的一点也不假,你们村第一个集资建起了烧锅,你还是第一个提出要建立个体产业的人。”
胡显荣并没有让烧锅变成私有的想法,但见老者如此一说,便有了继续了解下去的冲动,他没等老者招呼,就主动到对面的木椅上坐下,“领导您好,那我们如果要建个体产业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从今年一号文件来看,政策已经算是有了。但你知道,我们这穷乡僻壤、山高林深的地方,所有新鲜事物达到的时候总要晚人一步。”
老者端起桌上的茶缸喝了一口,继续说道:“我们公社目前还没有经办个体产业的先例,也不知道该怎样操作,你且回去等候,我估计用不了多久,你的想法就可以成为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