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着胡显荣的面,说胡宝才委员终究还是将他当了外人,就连两顿家宴都用金钱来了结,使他有一种强买强卖的感觉。
显荣没有为家族的老英雄辩解,他对金先明这种在政治上有期待的人始终无法理解。
认为像他那样的人,除了躯体真正属于自己,其他的都太过于虚无飘渺,就像那庙坪的土地公公一样,就算人们将它奉为神明,但揭开头上的红纱布,也仅仅只是一堆石头而已。
但有人却不以为然,就算那是一堆没有生命的石头,他也将其视作至高无上的精神丰碑,那个人就是风水先生余运文。
自打他做通金先虎的思想工作,对方答应出资重整土地庙之后,他就每天早出晚归,甚至还跑了几十里路,到隔壁几个公社有名的庙宇观摩了一番,向一些得道高人虔心学习了很多知识。
临到最终拿出重修土地庙的方案时,他做出了一个更大的决定。
余运文找到金先虎并告诉对方,重修土地庙的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得有声有色;
如果仅仅只是为土地爷修一座小庙,没有多大意思,但若是多请几尊菩萨,将庙宇扩大,它一定会成为整个小水河一带香火最旺盛的庙宇。
对金先虎而言,不管是余运文真有神力也好,瞎猫撞上死耗子也罢,毕竟对方给自己续上了一条命,犹如再生父母。
他清楚这个决定一旦付诸实施,将要耗费一笔不小的钱财,但他依然没有过多犹豫,点头答应下来。
两位已经不再年轻的人说干就干,显示出言出必行、势在必得的魄力和勇气。
从土地包产到户之后,在银竹沟里,人们见过的大兴土木的事件,除了胡显荣带着社员们建烧锅作坊之外,就属余运文和金先虎以两人之力重修庙宇了。
余运文不知从何处找来一帮匠人,将胡显荣简单搭建起来的土地爷的石像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两间土木结构的石瓦房,其工程量却远远超过胡显荣建的烧锅作坊。
在乱石堆砌的庙坪,数百米范围内都找不出一丁点可以修房造屋的黏土,以及盖房用的石瓦,而是需要小工们从远处一点点背至工地上。
那段时间,哑巴金先福几乎快砍光了金家院子跟前残留下来的那一小片竹林,才为他们供应上足够的背篓和撮箕这类的用具。
金先虎和余运文的这个举动,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小水河,这也是他希望见到的效果。
在普通劳动人民眼里,这已经算大工程了,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得下来,而金先虎却可以轻松做到。
就连信用社主任侯世发看见金先虎将他的存款花在修建庙宇上,都为之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