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金先明手下无人可使,不得不亲自操持烧锅作坊的生产,让他这个长期当惯了甩手掌柜的人有些不适应。
当然,他的麻烦还远不及此,余运成、余运现两兄弟曾经也是看着显荣的面子才勉强答应留在作坊里支撑场面,眼下见着年轻的负责人已经离开,两位唱歌郎也无心继续待下去了。
先明支书硬是磨破了嘴皮,给两位余家人以及账房的徐顺娃涨了工钱,才留下这几位元老级的人物。
但是烧锅作坊依然无法按照先前那样两班倒地运转下去。
他每天不停地围绕着村委、烧锅作坊和金家院子的家打转,很快就感觉到分身乏术。
一番考量之后,先明支书决定学着龚家人那样,将自家兄弟们全部安排到作坊里。
对这个安排,他不会面对太多阻力,毕竟烧锅作坊绝大多数的股份已经捏在自己手中,自家的事,自己拍板即可,自然没有人敢说闲话。
老大金先虎对这个作坊一点兴趣都没有,先明支书也很知趣地没有去大哥跟前吃那碗闭门羹。在他的劝说之下,二哥金先龙倒是很爽快地到作坊里当起了伙计。
家里的哑巴哥哥金先福也被他强硬着拉扯到了作坊里,但这位先天存在语言障碍的兄长并不买他的账,在那里零星地帮了两天忙,就义无反顾地回到金家院子,继续在北边那一小块竹林里伐竹编蔑,金先明对此毫无办法,只得任由他离开,何况这位哑巴哥哥本身也帮不上多少忙。
东拼西凑之下,人手倒是够数了,但烧锅真正运转起来之后,金先明才发现,跟胡显荣在的时候相比,效果差太远了。
不是产量严重下降,就是酒水品质频频出问题。他依然还不能当甩手掌柜,除了要亲自发酵酒糟,还要时刻准备四处救火。
龚老大虽然一直履行着先前的承诺,不会取消与银竹沟烧锅作坊的合作。
但这个善于从商的黑李逵对品质要求很高,即便产量跟不上,也不允许以次充好。
这倒是给金先明的作坊架起了一道品质防线,但同时也给他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
虽然这个烧锅作坊已经建成多年,但对金先明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他几乎花了小半年的时间,才将人员和生产这些琐碎的事情打理顺畅,将作坊恢复到正轨上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