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难得的休息机会,他们这两位拼着劲连轴上了两个班的年轻人已经有些扛不住困意,蹲在煤车旁打起盹来。
这样的日子,他们已经习以为常。在主巷道里,自然不用担心冒顶或帮壁跨塌之险,所以一但闭上眼,就睡得格外踏实。
但他们这次的小憩却被轰隆一声巨响打断,都被惊得一个激灵,站起身来四目相望,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余叔的罐车掉道了,卡在了斜坡上。”余黑牛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将头顶的矿灯光线照在那辆倾倒在坡道的煤罐车上。
短暂睡一觉的计划肯定是泡汤了,但好在事情并不严重,远比胡显荣刚听到声响时初步判断的所有可能存在的倒霉事都要好多了。
但也并不代表这个突如其来的小事故有多么容易处理,要搁在平地上,余黑牛甚至不用拼尽全力都可以将问题解决,但眼下的窘况着实不是靠蛮力就可解决。
到事发地点简单查看一番之后,胡显荣才发现事情很棘手。
原来,由于绞车突然出现故障,使得本来匀速攀升的煤罐车突然下滑,导致那一股比大拇指还粗的钢丝绳被线盘卡死,算是彻底罢了工。
这样的事几乎从来没有在这口矿井里发生过,但现实就是这么爱跟人开玩笑,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它总有一天必定会发生。
面对这样的情况,谁也赖不得余绍阳老师傅,毕竟他在双手脱离煤罐车之后,才发生了这样的事。
在斜坡下等候的矿工们急不可耐,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谋划策,都不甘心在这漆黑的矿井里无端端地浪费时间。
“来几个力气好的兄弟,将罐车直接推起来。”这是本地帮头头李成学的建议,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一致同意。
余黑牛肯定是大家公认的第一人选,他本人也丝毫不避让,主动担起发号施令的角色。
大家说干就干,一下子就凑了七八个年轻力壮的小伙,聚在那辆被缆绳拖着的煤罐车前,煤罐车的两头,还有几个围观的人为他们加油鼓劲。
这一次之所以需要这么多人才能动手做这件事,其原因在于事发地点跟平地上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