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2)

全城人都或多或少得染上了夕雾花的香味和花粉,只要与徐生特制造的胭脂相搭配,身体里就会留下一种没有痕迹的毒素,只要徐生捏碎手里早就准备好的药丸,不管是谁都会陷入昏迷。

顾笑庸听到这里才想起来,为什么一开始进城喻雪渊就会盯着那些夕雾花若有所思,原来不是喜欢这种花,而是从那时起就察觉到了不对的地方。

昨天早上喻雪渊来找他,不仅仅是商讨设计的事儿,还给他留下了一瓶药以防万一,没想到还是被徐生抓到了空隙。

采花贼一夜落马,整个凉州城都松了一口气。孙大夫作为帮凶被当众游街了一圈,受尽城中人的唾骂。

因他罪行过重,需要周刺史拿出文牒来奏请圣上,待皇帝批准后才能秋后问斩,不过这与顾笑庸一行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当周青生把五百两给他时,被他笑着拒绝了:“这悬赏费,令嫒早就给我了。周大人若是觉得不妥,那便拿着这五百两去捐献给边关的战士吧。”

第十七章

有诗言:“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这说的便是江南,江南素来是文人墨客所向往之处。舞榭歌台上飘浮着青烟似的轻纱,寥寥烟雨弥漫在沉静深幽的水面上,似有歌姬在其间轻舞。水面倒映着亭台楼阁,又有醉了春烟的杨柳。大大小小的蓬船静置在湖面上,又拉出了凌凌的波影。

南方的女子声腔软侬,低而柔,唱着江南特有的小调。繁华的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各种铺子的风幡在空中微扬,脂粉铺,典当行,酒楼,客栈,杂货铺,画舫,古玩店等应有尽有。

有老人挑着担子从桥头走到桥尾,嘴里吆喝着外来人听不懂的号子;卖莲蓬的姑娘手里提着竹篮,低声细语地唱着遥远的歌;佝偻着身体的中年人弯着腰推着沉重的货物,额角流下的汗默默隐入脖巾;几个穿着鲜艳的少女站在河边说笑,窃窃私语地谈论着河里划船的男子。

顾笑庸再一次躲过差点撞上自己的行人,不由得抚掌轻叹:“尽管来过很多次,每每见到,却还是不得不感慨江南的热闹和繁华啊。”

话说完,见没人回应自己,他便不由得把目光转向身后。

喻雪渊和如兰暂时有事不在,于是他身后便只有那小屁孩儿。此时正微微低着头,寸步不移地跟他,沉默着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自从离开凉州以后,萧云迟就越来越沉默木楞,有时甚至会走神到别人叫他都听不见的地步。熙熙攘攘的人群从他身边走过又停下,嘈杂的声音带着繁华的热闹与喧嚣,却又都似隔了一层雾的云烟,于他而言并无太大关系。

只有身前的人,入了他的眼,也入了他的心。那人嘴里闲不下来,平时若是没什么话可说,也会随手扯一根路旁的野草放进嘴里咀嚼。小孩儿曾经偷偷地扯了一根放进嘴里,尝到的却只有苦涩和微麻。

那人爱喝酒,尤其爱喝那种回甘带清的佳酿,所以怎么也喝不醉;他生气时脸上总是带着笑意,一般人总也分不清楚,小孩儿却总是知道得明明白白;对方相对于辣更喜欢甜味儿,不管是繁华的大街酒楼,还是无人的弄堂小巷,他总能找出最美味的甜食,并且乐意多买一份送给他。

萧云迟出神地想着有关身前少年的一切,一遍遍咀嚼,一遍遍回忆,生怕错过了有关对方一丝一毫的动作习惯和容貌神态。

顾笑庸看着小屁孩儿低着头傻愣愣的样子,不由得皱了皱眉,停下了步子。

那小孩儿便也顺从地停了下来,不说话,也不抬头询问。

垂着眸子稍微想了想,顾笑庸恍然大悟,顺手从身旁的摊贩架子上拿过一个纯白色的面具,半蹲下来把面具扣在了小孩儿脸上。

萧云迟终于回过神来,懵懵地抬头看着他。

“是我思虑不周。”顾笑庸笑嘻嘻的,“江南聚集的江湖人士不少,把你认出来就麻烦了。没事儿,现在就可以抬头了,不然脖颈多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