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孙家父母分享了孩子们的短剧视频,果然在家族群,同事群,同学群都引起了热议——话说孙云其实也不知道父母为什么还有同学群,她的大学同学群都不见得有父母的来得热闹。
但不管怎么说,这群长辈就是每天在同学群聊得热火朝天。
短剧是每周一,三,五放送,但第一集是周五开始放送,经过一个热闹的周末之后,周一晚上下班回家,孙云就听到父母在那里和朋友语音对话,讨论的似乎是小演员的表演,但听着不是原本那部短剧的内容,孙云就觉得有点奇怪。
结果他妈跟人聊完天,立马就找她帮忙开cr的账号,还埋怨她没告诉自己这短剧是系列作品。孙云莫名其妙,查了查发现还真是连续剧,虽然内容本身关联性不大,更像是一个一个的小短剧。她周一恢复上班,正是心理上最劳顿的时候,哪里还记得关注这些?但她妈也就抱怨一句就过去了,孙云想要反驳又觉得麻烦,只好吃了这个暗亏。
不过小演员们是真可爱,长得也是水灵灵的,孙云帮妈妈申请账号的时候,随手也打开视频看了起来,觉得他们演得真是可爱极了,萌得她疲惫感都削减了不少。
平心而论她是不想帮爸妈注册cr的,因为cr的注册真的超级麻烦。当年这算是一个科幻爱好者的专业论坛,后来经过慢慢发展,加上最近两年新世界的异军突起,活化素和精神力的进一步利用,反正如今科幻作品已经是流行热门了,cr也由一个专精视频网站,变成了面向大众的综合视频网站,而且还后来居上,混成了国内龙头,甚至有赶超前面几位大佬的迹象。
不过由于早期的定位和网站内容的倾向性,cr的用户以年轻人为主,还是具有一定教育水平的年轻人。而且由于这十年来网络乱象纷纭,cr一直很注意维护自己的用户群,对于网站内的一些言论管理得非常严格。
孙云刚注册cr时,曾经在心里骂过网站神经病。当时cr注册验证需要回答一套足足一百道题的试卷,而且难度非常高,包含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回答得人心情烦躁。
当然作为知名大学毕业的信息工程师,她对于这些题目是毫不畏惧的,也就马马虎虎七十多分低空飞过吧,但是她坚决不承认是自己水平不行,只认为是当时选择测试方向时太大意了,小瞧了网站,导致选了不是自己特别擅长的领域,才没能发挥好。
自己注册时的惨痛经历在那里,要孙云再重新注册两次账号,简直要了她的老命了。但是父母难得看上去很有兴趣的样子,而且孙云自己很喜欢cr的视频内容,也觉得比父母亲平时在看的那些软推广真造谣来得好,便一狠心决定拿一时的痛苦换长久的安宁,按下了验证选项。
结果情况比想象中好多了。大概cr终于发现想要发展就不可以太为难人,大众的知识水平确实达不到网站经营团队的认知,因此这次的问题简单了好多。孙云好奇心起来,在最后一批题目之中选了比较专业的题组,网站也是让她选择自己了解的作品然后选答题目。
虽然一百道题目仍旧没少,但难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大多数都是常识题或者礼仪题,智商正常都能回答得出来。
孙云答完题目,拿了个满分,心里确实若有所失,知道当年那个严苛但是小众的网站再也回不来了。
她父母却察觉不到她那微妙的心情,只是安抚了她几句,就让她去吃饭了。虽然cr网的题目削弱了,但那题量看着就让人觉得辛苦,孙家父母也知道这一点,晚上还拿了零食水果来补偿孙云。
再后来一段时间里,讨论短剧的内容就成了他们家饭桌上的常态,这其实大大减轻了孙云的压力——因为按照他们家的惯例,如果爸妈想和她说话又没有话题,就会开始唠叨她和例行逼婚。
短剧的热播导致了一个情况下,就是很多人怀疑剧组刷数据——cr的播放数据实在太漂亮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刷数据,但是因为短剧平均一集的长度和番剧差不多,所以他们没事儿就会反复地刷,就跟平时看经典小品似的,没事儿刷一遍,分享给亲戚朋友再刷一遍,等车上厕所顺手又刷一遍……比人家特意刷数据也不差什么了。
反而是一些粉丝团体没什么动静。
刷数据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以前彼得潘还在的时候,有些人——比如说当时名气大又有很多粉丝的罗顾,彼得潘就有专门组织粉丝后援会,并引导刷数据。后来彼得潘被干掉,这些粉丝团体里有人因为丑闻脱粉,有人则是因为罗顾后来的沉浸慢慢淡了,但其实多多少少还有一些人坚持了下来,相信罗顾还会有作品。
但她们都咸了。
因为殷怜根本不让人来组织活动,也不安排各种数据操作。这一次的剧出来的时候,几个粉丝群的管理者是有通过多个网络渠道想方设法联系上剧组工作人员的,也主动表示了想要支援偶像,结果大约两天后,工作人员询问过殷怜之后,拒绝了她们的要求,并且主动给她们分析了一下现在的情况,一句话归纳就是时间不合适,孩子们需要沉淀。但是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却问了她们几个团队的人数,殷怜就让孩子们专门给她们录了个感谢视频,并且特制了一些写真卡片和小礼物分发给他们。
搞得粉丝们怪不好意思的,感觉找上门去就是为了拿礼物似的,但是又有一点暖心。但是人是有惰性的,刷数据又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所以殷怜说了不需要不合适,群里便也顺理成章地就不组织了,个别人会自己挂着刷一刷,但也没有有职粉引导的时候那么坚持和积极。
大家心里想着等出片了再支持,事实上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
罗顾等人的粉丝年纪都不大,一般都是在十多岁到二十几岁的区间,而且十来岁的更多一点。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情绪波动大,感情丰富,甚至很有奉献精神。除去少数特别有野心的职粉,多数人粉偶像都是抱着奉献心态的,方便了彼得潘进行pua形式的精神控制。
不过彼得潘出事之后,职粉都转场子了,留下这群母爱特别泛滥的年轻人和半大孩子,他们心里当然是很愿意奉献的,也更心疼受苦的小偶像,但若能看着喜欢的人更轻松地生活,谁愿意在本来就很少的学习工作的余暇里熬夜刷数据,把日子过得像是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