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殷怜指使ai开开心心地把这些消息和言论转发@给了各大党政公众号。
问题她这一@,一些公众号还回复并评论了,还是就各大媒体平台对于舆论管理上的立场不正进行得评论。
然后趁着这把火烧得正好,节目组官方猝不及防地公布了廉聿怀的身份,并且同时公布的还有他在比赛所有流程之中的人气与票数曲线变化,以及与其曲线相关的,先前官网粉丝群以及一些外部粉丝群体的大量节点性互动。
其中包括粉丝第一次拿廉聿怀的vcr在粉丝群互动时投票和关注人数的波动,在一些相关粉丝论坛发布宣传帖子之后相关论坛与官方数据的联动变化,以及每次官群或者非官方粉丝群有人进行大规模讨论互动之后,廉聿怀本身作品数据的小幅度浮动和增长……
这个过程之中,几乎每一个曲线变化都伴随着一些特定事件来由,同时也标注了详细的时间节点,非常具有参考价值。这些数据几乎囊括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数据曲线,剩下还有一些浮动数据,可能是节目发布之后的自然数据波动,公布的文件里没有讲述原因,只判定为“非人为因素”。
但是这数据也已经足够令人吃惊了。
网络上可以说是一片哗然,不同的群体甚至把喜怒哀乐四种情绪都表现全了,呈现出来的人生百态让许多旁观者都觉得可以作为日后的谈资。
廉聿怀的粉丝自然是最惊喜的那群人,尤其是一直在追节目又有打投廉聿怀的那群人。谁能想到爱屋及乌还能撞上偶像本人,尤其很多人对于廉聿怀复出甚至都已经不抱多少希望了。
从节目组官方给出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官方的声明是宣称在此之前廉聿怀的身份都没有曝光过的,其中之所以能引来粉丝,只是因为个别粉丝有所触动并且扩散了情绪,但是很多人未必相信这种说法,尤其是一开始就怀有敌意,又或者本身的立场会因为这个情报而产生不利倾向的人,更不可能认同这个声明——指责廉聿怀利用影帝身份,私下阻止粉丝刷票虽然只能忽悠一下一些脑子不好的人,毕竟《真象假相》节目组原本就有不少自带粉丝的网红和专业演员,哪怕是戏剧演员那也是有粉的,这并不算违规,但总有人逻辑混乱,会在短时间内被煽动,进而认为这也属于“黑幕”的一种。
只是这个消息还没散播开来,廉聿怀的粉丝就大批量冲进了官网,虽然不能投票,却瞬间把廉聿怀的关注度翻了十倍不止——这其中主要当然不是那种狂热粉,很多只能算是路人粉,但是以《真象假相》节目的机制以及官网平台的注册规则,这些路人粉对于人气的影响可是丝毫不逊色于狂热粉。
因为是休赛期,原本节目的人气是有一点回落的,虽然正式比赛开始之后应该会回暖,但不管怎么样,体现在人气上,此时到底属于低潮期。
然而这个新闻出来的当天,平台注册人数猛然产生了一个小高峰,活跃度涨得更是厉害,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之前注册了账号,但是对节目的关注度比较低,本身并不活跃的账号,此时因为廉聿怀的名气,很多人突然又开始登陆网站,而且多数都观看了廉聿怀的个人录像和参赛视频,甚至其中很大一部分在观看完廉聿怀的视频之后,也开始观看与其pk的一部分选手的往期作品。
在《真象假相》之中,选手的人气往往很容易受到pk对象的人气所带动,这也算是这个节目的一种特色,虽然说起来有点奇妙,但这其实也算是某种良性竞争反应。
但是这些数据肉眼可见地飙升,却是敲到好处地打脸了刚刚冒出来甚至还没有酝酿好的影帝特权论——虽然原本的言论逻辑其实也不能自圆其说,但是面对这样变化巨大的数据,粉丝打脸起来却更有利了——“人家随随便便就可以引来十倍百倍的人气和投票,憋着不暴露然后费尽心思偷偷指使那么一小撮粉丝在那里刷数据?你是不是太看不起影帝的逼格了?”
不过相比粉丝的狂欢,其他群体的态度就比较晦涩不明了。造谣的平台自然不用说,做梦也想不到会得到这种层次的“求锤得锤”,就是节目里的其它选手,目前的情绪也都比较凝重。
按照廉聿怀目前的人气,以及其影帝的名头,怕不是正式比赛一开始就要直接登顶哦?
殷怜也有考虑到他们的情绪,所以在当天晚上,就让人在用来接收节目组通知的app板块发了一篇公告。
其实这更像是一篇劝解,只是劝解的方式非常奇特,角度刁钻。
殷怜的这篇劝解,也就短短几百字,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先阐述了比赛奖品本身的不具吸引力,点破了许多参赛者参与比赛的目的与比赛奖品的割离,然后毫无顾忌地直接表示了这一次的比赛只是一个展示途径,而远非目的,比起最后的奖品,选手们在比赛过程中的收获才更重要,就连节目组,其实也是从参赛者之中选择未来剧组的演员,而并不锁定胜利者。
所以这场比赛的投票和结果其实并不重要。当然,一般综艺,大家都默认最后的胜利者一定能拿到人气大头,但是对于《真象假相》来说并非如此。节目也一直试图向尽可能多的观众展现每一位选手的表演,只要每个人的表演能在某一刻打动观众,那么能够留下的东西,就远比一些代表人气的“数据”更重要。
最后则表示廉影帝不是为了节目的冠军而来,但是若是他有实力,那么节目也不介意把冠军授予他,毕竟既然节目选择了观众投票的机制,那么人气也可以算作实力的一部分。但是节目组希望每个选手明白,他的存在本身也是对节目和选手的一种人气引流,如果因为他有人气就放弃比赛,那么他们放弃的并不是比赛名次,也放弃了影帝名声下带来的竞争红利。
过程永远是最重要的。
这封通告被人外泄到网络上的时候,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按照网民的说法,大家都认为第一次看到这么清纯不做作的节目组,直言自己的冠军奖励没有吸引力。虽然很多节目都会宣称比赛第二友谊第一,但没人会真的认为结果不重要,他们恨不得拿根鸡毛掸子撵着选手去争呢。
但是很多人也觉得,节目组确实没说假话,整个比赛过程都在以一种非常言行一致的姿态在表现——结果不重要,票数不重要,名次不重要,重要的就只有每一个观众投出那一票的时候,对于选手本身表演的认可……和触动。
随时浮动的票数和名次,每次都会让人目瞪口呆。每一次的计分都会重新来过,留下的痕迹只有作品本身。每一轮都像是重新开始,人数庞大的参赛选手更是明确展现了,殷怜只想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这封公告不管看上去多么反常理,但是确实安抚和说服了一部分选手。至于那些根本看不进去或者不以为然的选手,殷怜也并不在意。说到底,不同心态都是一种人生经历,没有必要强求。
就像殷怜说的,她是真心认为,这个节目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场经历,并非关乎人生转折的关卡,所以就算这次心态不稳,甚至于蝇营狗苟始终没找到赛道,对于选手来说也是一笔经验值,总能给他们带来点什么。
她希望这都是有益的经验,哪怕是教训,也希望最后能帮助选手们矫正自己的赛道路线。
在对内安抚的同时,节目组也对外采取了反击行动。首先,廉聿怀的身份曝光,基本可以证明先前的内幕完全是谣言,甚至于在大部分人看来,廉影帝来参加这个节目都有点低就了,根本没必要隐藏身份搞这种花样。不过,对于正式的法律部门来说,果断还是数据更可靠,《真象假相》节目组给出的图表数据,明确表示了这些数据确实没有问题,投票和名次都没有内幕。
这一点证实之后,节目组直接向各大平台发出要求,各大平台就不好再打太极了。不过,不同平台的态度不同,但都没有严格执行和满足节目组的要求,最多就是撤掉大量的谣言信息罢了。
然后他们也开始被相关部门找谈话了。
这个消息传出来,许多地方都对殷怜的背景议论纷纷,殷怜对此也就是笑笑——她的背景确实很大,但是再大的背景,也不可能指使相关部门这样为她活动。其实这件事的本质上,反而是她在配合政府进行活动。
也许很快就会有一部分人发现其中的蹊跷了。
不过这个过程之中,倒是发生了另外一件在殷怜的预料之外,却令人喜闻乐见的事情。
那位陈总平台上的某个当家营销号被一位用户给告了,而对方是早先一起谣言的受害者,对方在这个账号被节目组所迫开始挂上道歉公告之后,仿佛突然福至心灵,猛然找到了出路,迅速开始学着节目组的做法收集信息。她当初遭受的谣言攻击实际伤害性更大,可惜最后对方也只是删了留言,装作事情没发生过,轻飘飘一句道歉,就把事情略过了。
而受害者至今仍承受着没有被澄清干净的谣言的伤害。
这一次,她仔细研究过节目组的做法之后,也迅速开始搜集网络上的各种谣言内容的残留,寻找专门机构进行了公证。虽然她做得太晚,已经无法公证当时的发言原文,但是好歹保留了一些谣言和带有推卸责任的嘲讽味道的“道歉”截图,可以一定程度上作为佐证。
她就把对方连平台一起告了,而诉求几乎是完全照抄的节目组,要求的就是悬挂道歉声明,负责澄清所有谣言内容,并且确保道歉和澄清的影响力超过谣言本身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