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小编的稿子还是太过激情洋溢了,导致了风格语气都带上了浓浓的个人特色,雷同性过高。所以殷怜跟他说了一声之后,就让ai对之进行了格式和语气上的修改,保留了大部分原文的文字和情绪,只是在形式和笔者的性格表现上进行了调整。
小编被她知会时,其实还有点担忧,怕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被改坏了。虽然几篇工作任务,被修改也没办法,甚至殷怜直接打回来让他修改,他也必须绞尽心思改出对方满意的结果,哪怕加班呢,但是终会有遗憾。
但也不知道殷怜从哪里找到的作者,文字水平显然也很高,几乎没有修改原文核心的同时,愣生生把十篇文章都改成了五六种风格和体裁都完全不同的形式,也更像网络发言了,完全没什么违和感。
小编惊讶之余,只能感叹殷怜身边真是卧虎藏龙,不由自主地有了些许紧迫感。
事实上ai小姐姐也只擅长改文章,根本不擅长原创。小编看低了自己的重要性,他没有那么自己担忧的那么无关紧要。
殷怜拿了帖子就开始设置条件,让ai在适当的时机发上去。
这种以牙还牙的手段,她用得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虽然理性而言,这些手段对于网络或者社会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处,不过如果对方用了手段,但是自己却坚持不用,这不叫有原则,这叫做顽固不化。不过如果有天,这网络清明了,殷怜也会收起这些小花招,转而用更正当的方式竞争。
就好像她基本上不会在这个世界使用魔法手段,除非是为了保护或者阻止犯罪。甚至如果用普通方式可以打成保护或阻止犯罪的目的,她哪怕多费些功夫多花点钱,也尽量不通过魔法来达成目标。
还是那句老话,我方承诺绝不率先使用核武器。
太习惯降维打击很容易把人变得愚蠢和自大,所以,能够按规矩玩游戏的人,才能获得生活的乐趣,才能获得真实的幸福。
当然外挂还是要有的,但不应当只有超能力,知识,智慧,阅历,甚至感情和名望都是人类的外挂,最好越攒越多,但不要去轻易消耗,这样人生的故事才能走得长远和有滋味。
殷怜这边的稿子并不是很多,而且这些稿子要被展示在评论区首页才有其价值,如果是其它平台,多半就是利用水军账号不停点赞评论提升热度,殷怜倒是没有那么做。她只让ai在评论快沉下去的时候稍微回复一下保持其曝光度,总体上还是靠着网民们自发的认可来获取人气。
唯一麻烦的反而是平台如果蓄意要压文章的热度,她除非自己买热搜或者做黑客,否则对方要是想要后台强行压热度,殷怜是没有办法的,毕竟这年头,掌握了平台权限就掌握了舆论的走向。
不过好在这些文章的隐蔽性够强,大部分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对面一挂的,热度名次也不高,所以没被特意针对。估计等到被发现,人家也很难判断是凑热度的还是来阴阳怪气的,到时候殷怜的目的也早就达到了。
于是这一波掐架掐着掐着就把千讯和试图为千讯扭曲舆论的几个平台给扯进来了。网上开始炒这件事平台有没有收钱,是不是特意为凶手造势,甚至开始学着殷怜之前针对平台的做法,开始通过统计文章数目和阅读评论数来分析其数据的合理性。
就这一点来说,殷怜先前做的很多行为,其实都是有纲领性意义的,重点不在于其本身对于对手的伤害,而在于给很多普通人作出了一种标准的范例。虽然大部分人没有ai,做不到殷怜这样全面和举重若轻,但事实上人类在很多事情上还强过ai,只要找到了方法,他们反而会做得更好,不但更灵活,也能根据情况举一反三,优化策略。
他们当然不可能像殷怜一样请上一整个公证团队打包公证网络信息,能做的也就是通过摄像或者录屏来截取大量的网页关键信息来确保证据的有效性。但是只要足够愤怒,他们是有动力去花费很多时间做这样的事情的。
这要多亏近年来无良营销的激怒。
大部分时候,普通网民是很咸鱼的。他们有现实之中的生活,要学习工作养家应对生活之中的各种波折,偶尔上网也只想随便看看新闻找点娱乐放松下精神,但是近几年来网络上的各种风气不但不能让人放松,反而激起了许多人潜藏的愤怒。
对于粉丝文化的肆意横行,对于社会舆论的恶意操控,对于各种文化行业的倾轧,垄断和毁灭……这都足以让公众对于许多互联网企业产生极大的愤怒甚至憎恶。
近几年连普通人的舆论倾向都不同了。
早年的时候,大家面对一些社会不公的新闻,第一反应是怪责政府不作为,很多平台也故意这样引导,比如说阅读平台为了排除和清洗一部分不盈利的作品或者作者,就会借政府的政策说话,推锅到文化管制上头。真正被文化管制的作品当然也不少,比如一些种马文,男主当官为非作歹文……别说揭露政治黑幕,可没见作恶的受什么惩治,引诱人贪污受贿才差不多。
当然看文的人多半能分清现实和小说,分不清的多半是小孩,也没有贪污受贿的能力,可导向终究不好,只是后果不会体现在当时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作品明明没什么问题,却也被“管制”了。当年大家都要鸣不公,如今很多有关注的多半心知肚明,无非就是排除异己,或者“下岗”一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