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 / 2)

像这种有了尊号的妃子,儿子成年后就可以直接封王。然而,拿女儿,拿姐姐的死亡换来的尊荣,并不能慰藉他们痛失亲人的哀伤。

第103章 钓鱼赌酒

安然骤然听见平萱公主的死讯, 只觉得一阵钝痛,在心头慢慢揉散,眼里渐渐浸出了泪水, 转身, 凭窗而立, 站了很久。

平萱公主只是他生命里的过客, 可是,安然分明还记得, 在那个初夏的下午,他坐在平萱公主下首,那个婉柔可人的女孩子,笑语晏晏地悄悄问他,要吃什么点心, 都是从宫里带出来的,外面吃不到。

安然也还记得, 平萱公主用羞涩又带着哭音的语气说:“安公子……谢谢你……我会永远记得,今日今时,你给我的舞。”

那样一个美丽婉柔的女孩子,出嫁才两年, 还不满二十岁, 就在优兀草原上香销玉殒,死无全尸。安然再也没有机会,把他为她新编的舞蹈跳给她看了,这个遗憾, 只怕安然一辈子也不能释怀。

然而, 令人愤慨的是,到了元和十四年十月初, 那克部落提出要求,要大唐重新派一个公主前去和亲,不然照他们突番人的规矩,他们跟大唐的盟约就不能算数了。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如果大唐不答应再派个公主和亲,这个冬天,他们那克部落就不会约束番突人南下抢掠。

经过两年的借兵征伐,励精图志,那克部落已经兼并了番突的许多小部落,成为了优兀草原上的最大部落,那克部落已经足以代表番突人了,大唐跟那克部落结缔的盟约,差不多就是跟番突人的盟约。

在大唐东北边境因为跟那克部落的盟约而安定平静了两年之后,大唐跟那克部落的盟约显得越来越重要。

临到快入冬了,才提出这样的要求,让大唐措手不及,再想备战,又来不及了。

做为那克部落的首领,绝对不缺女人,却选在这个时候,硬逼着大唐再送一个公主和亲,便有大臣指出:那克部落这么做,居心叵测,他们是在试探大唐对他们的容忍度,和大唐的底线。

熙宗皇帝把自己的后宫女儿扒拉了一下,发现他的女儿们都出嫁了,没有皇女可以用来和亲,那就找皇孙女来和亲。

这一找,才发现,那些皇孙女们,不是已经出嫁,就是早早定了亲,没定亲的皇孙女全都没满十岁!没道理送个八-九岁的小娃娃去和亲,硬要送过去,那也是叫人家笑话。

谁叫这时代流行早婚,女孩八-九岁,男孩十来岁就开始议亲了,定下亲事后,双方会慢慢备嫁备娶,越是富贵的家庭,对小孩子的婚事越上心,越提前。

皇宫最适合最现成的人选,就剩下了锦奾郡主,虽然锦奾郡主不是公主,也不姓李,但是,锦奾郡主是流华长公主的女儿,跟皇家的血脉很近,并且锦奾郡主一直住在皇宫里,享受着公主规格的待遇,甚至太后还违背祖制,给她请封了郡主虚爵。

最重要的是,锦奾郡主还没有定亲!

皇帝无家事,皇帝的家事都是国事,大臣们对熙宗皇帝后宫那点事,知道得一清二楚,只是平时都装糊涂,关键时候,就有大臣递奏折,请求把锦奾郡主敕封为公主,送去那克部落和亲。

这奏折一上,顿时像捅了两个马蜂窝,一个是太后,另一个是大家再想不到的人,竟是三品云麾将军靖平侯杜昱铭杜老将军!

先是太后顾不得自己年老衰弱的身体,闯上朝堂,把正在朝议的众大臣训斥一番,说锦奾郡主一片孝心,之所以迟迟没有定亲出嫁,是为了多孝顺自己几年,可不是留给你们这些无能大臣把人送去北方,给那些野蛮鞑子糟踏的!

老太后一边训斥众大臣,一边老泪纵横,又数落皇帝儿子无能,自己亲妹子的女儿都护不住,就听信臣下唆摆窜掇,没点自己的主意,不像个帝王。

末了,太后不顾风度,倚老卖老,放出话来:“但凡哀家还有一口气在,就容不得你们打锦奾的主意!除非哀家一口气上不来,闭眼了,就由着你们这些不孝东西胡闹。”

太后拿着她的飞凤盘龙拐杖使劲儿戳着金銮殿的汉白玉殿基,戳得“咚咚”作响,仿佛戳着大臣们的脸皮。

杜昱铭老将军虽因伤痛致仕,赋闲在家,但他到底是靖平侯,且拿着三品云麾将军的俸禄,保留了上朝面圣的权力。

递了求见折子后,熙宗皇帝把杜老将军一召上金銮殿。杜老将军就激动万分,慷慨陈词,说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尚可一战,如今大唐西北西南用兵,他愿意重披战袍,再上沙场,为大唐驻守东北一隅,绝不容番突鞑子南侵,滋扰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