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下来,有了商船,十几年后,有了码头,再过几十年,便有了开发区,有了房地产。
第一桶金下来便是滚雪球,越滚越大。为什么穷人越穷富人越富,也是这个道理。有了启动资金,做什么都容易得多。
而或许也是穷怕了,所以冷家一直没有把鸡蛋都放一篮子里的习惯,即便某一趟被扫了亏了,也能马上把资金周转过去,以最快的速度填补空缺。
母亲说的时候连皱纹间都布满了自豪,当初她嫁给小冷时就没人点头,她也是心一狠,脚一跺,卷了铺盖跟小冷跑。
花了几十年的功夫,她终于证实自己没跟错男人。
这些话从母亲嘴里说出来,即便不是冷杉的记忆,也慢慢形成了画面。所以冷杉看着家里的房子从九十平米到一百八,从一百八到两百四,再从两百四变成独门独院的别墅,后面一个大花园,前边一个游泳池。旗下房产好几处,他也未能一一去过。
然而他母亲没享福,过了没多久就去了。
相反,他却多添了两个弟弟。
两个弟弟的母亲都不一样,他看着他们,好像看着别家的孩子,和他没有关系。
依照冷杉的想法,他作为长子,自然要接手家业。父亲也做好了准备,让他毕业回来就参与自己旗下资产的管理。
但当冷杉拿着学位证回来的那个下午,父亲却改了主意。
他对冷杉说——“不急,你去部队锻炼几年。我需要有个人在部队里,往后我们才能运行得更顺利。”
第14章
这话没错,这就是为什么有了权,自然就有了钱。
权利便是在纸上签字的资格,这些握笔的人能决定给谁活路,让谁走投无路,所以都不用自己挣,那钱自然就会往口袋里送。
富人和贵族是有差别的,这差别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吃老钱。
所谓老钱,按照变革之前的说法,就是继承来的财产。那些财产是几辈之前的官僚分封而来,一代一代承袭,形成一个稳定而牢固的金钱权利链条。
这个链条何其坚韧,即便有人想挑动其中一个环节,也会牵一发动全身,让整个链条的势力全部动起来,一致对外,保护自己人。
所以富人如何跻身于权贵,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荣誉傍身,通俗点说,则为是否朝中有人。
那么多年的书不是白读的,冷杉知道父亲的苦心,也理解其中道理。何况他拿着文凭入伍,本身待遇就和十八岁直接进去的小兵崽子不一样。
在里头摸爬滚打几年,熟悉了套路,也知道家里怎么走更有捷径。
所以他就这么去了。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和自己一样优秀的还有他的弟弟。
冷竹为次子,小他三岁。三年之后冷竹毕业,那时候冷杉在部队表现出众,也有了往指挥部调动的机会,父亲便一时没让他出来。
于是小竹便率先进入了企业的管理,跟着父亲手把手学,几年过去,面熟了旗下不少元老。
小竹显然比冷杉更有经济头脑,人也会说话。在外头混个三四年,场面话说得一溜一溜的。人能喝,善于应酬,现在大家都知道冷竹公子,而要提起冷杉——那些老家伙们便会长长地哦一声,道几句不痛不痒的恭维。
大公子好啊,在部队里好啊,果然是人才,冷家出人才。
而实际上公司的运行,合同的签发,资金的周转和排布,甚至近两年来,仍然维持着的内部军火贸易往来,该怎么瞅准风向把控调度——全是小竹在接触。
冷杉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三年之后又让他继续留着,说是家里不忙,等老三也毕业了再一起出来,正好能带带老三。
于是冷杉一走就是六年,大熔炉熔得他都与世隔绝了。
倘若老三没来那个报喜的电话,冷杉甚至都没意识到家业即将落入二弟的手中。
老三毕业时兴致勃勃地打电话给大哥,开口就道——“哥,我学你,我要当兵。”
冷杉哭笑不得,他说你当什么兵呢,我这边都拿了荣誉了,回头好好管理家里的事情,上阵父子兵,自家人也好办事。
老三才从象牙塔出来,脑子单纯,直接就来了句——“没事,这几年二哥做得熟练,大家都认定他是接班人了。父亲身体不好,都是他一个人撑着,就算我去部队找你了,他也能做得风生水起。”
这话听着是老三安慰自己,但冷杉心中却立马敲响了警钟。
那一刻冷杉不仅没感到欣慰,甚至觉得连三弟想要当兵的念头,或许都是小竹灌输的。
架空老大,再支走三弟。
冷竹想干什么,这不用挑明都看得出来。
第15章
但部队岂是你说走就能走的,报告打上去,层层审批,层层谈话,落实这个上报那个,一熬,又熬了两年。
冷杉没能阻止三弟入伍,估计也是冷竹走了关系,硬是将他塞进部队里。
谁知道塞得不是时候,边界纷乱,三弟冷逸的那一支被派去镇守。
本来以为只是驻扎在那里罢了,岂料还真交上了火。三弟的荣誉可拿得比冷杉多,差点给打死在战场。
冷逸回来了,身上却烙下一大堆的伤疤。人的性情也变了,至少在年末回家再见到他时,他已经没了当初的意气风发。他显得疲惫,易怒,沉默寡言,孤僻内向。
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带回了另一个男孩。那男孩听闻是在战场上捡的,但看着就不像本国人,叫谷原。
冷杉问这男孩什么来头,小逸也只是淡淡地道一句——“都说了捡的,应该是边界做实验的科研人员,啥都不知道,就一个工作牌。我被困住的时候给了我水喝,我总不能留他在那挨枪子。”
“叫什么?”冷竹提冷杉问,“还有家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