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江山为戏美人棋(1 / 2)

七夕攻城之事,原也是剧情规定好的。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可燕京到底是夏的王城,而七夕乞巧,乃是这皇城中最热闹的一场盛会。

天命之女苏若锦和她义父苏平峥就是在这一天率着义军,浩浩荡荡从城郊突起攻进城内。

义军杀进城的时候,皇城里的百姓无不惊叫四散。原本用于节日庆典的瓜果物件散落一地,被幽灵一样从城郊冒出来的士兵们用铁骑碾碎,化成了齑粉。

可这还不够,这些东西便又渐渐破碎成一片片拼凑不起的惨淡,直到猩红色的人血溅落下来,淌成一条小河,溶进去,像是最尊贵的紫金朱砂那样鲜红。

起义的士兵们都杀红了眼。

他们像丧家之犬一样流亡了这么多年,打落牙齿和血吞,狗肚子上被人踹了那么多脚,每一脚都是天塌了一样的委屈和耻辱。这一刀刀下去,都是实实在在的血与肉,渐渐地,眼里全是恨,眼前的事物也就逐渐模糊成了一片,都是死了一样的红。

刀锋对着的,逐渐不是普通的百姓、谁家的儿子还是丈夫,都变成夏的走狗,是亡国的仇敌,是复国的阻碍。

苏首领说过,人要一往无前,记得耻辱,才能一步步向前走。

苏首领说,想想你们的妻子儿女,以前的南国,是多么繁盛富饶。

苏首领说,国仇家恨,大丈夫当以血还之,面对敌人,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和同情。

......

——苏首领说,这是最后一仗了,打完这场仗,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完成这场整整煎熬了七年时光的浩大复仇。

......

有这样一群饿狼一样的精兵,出其不意,对上内部衰败的夏军,苏平峥必然胜券在握。

滔天的血色映满皇城,宫墙上站着的皇帝最后回过头看了一眼,就那么飞蛾扑火一样往下一跳。

轻轻一跃,便从容又轻盈地消失在炙热的血色与火光之中。

这一跳——苏平峥变成了复国的大英雄,苏若锦变成了人人称道的女中豪杰,民怨沸腾的大夏变成了天下大同的周朝。

故事迎来了完美的结局。

可唯独,没人再见过楚舒。

对于这样的一个新建立的王朝,要想稳固民心,当然要树立统治者在百姓心中神一样的地位。

神明应是高高在上,纯白无暇而无所不能的。

如果让人们知道,打败夏,竟也借了美人计这一个弱女子的风,岂不是自毁长城,让神的光辉抹上污点?

于是祸国妖妃就只能是祸国妖妃。

不管是在鲜活的当下,还是在往后许许多多每一个王朝每一代的铁券丹书里,都只能是一笔一划写下来的“红、颜、祸、水”。

是夏的奢靡,罪魁祸首,为每一代的帝王招来灭顶之灾。

后人当以此为鉴。

——楚舒应当是愿意的。

所有知情的人都这么想。

她向来没什么是不愿意的。

他们怀着同一样的血与泪,来向敌人索魂早已做了必死的觉悟和奉献一切的准备。

从善骑爱猎、英气勃发的楚酥,到百病缠身、烟视媚行的楚舒,她已经付出了那么多,想来不会再介意这样一件小事。

——不过是身后之事罢了,哪有姑娘家的名节、清白以及后半辈子的生活重要呢?

这些东西,楚舒可都已经不要了。

何况,在那场战斗后,也再没人见过她。

攻城的外部联络人进了宫城去接应,没找得到人。就连逼供宫中的侍从,也一律都说没见过。

苏若锦心系闺中好友,一个一个问过去,直到最后,才有人说,好像曾经在已经彻底被火烧没了的昭纯宫里见过楚家的妹妹。

那晚天太黑,火又烧得那样旺,他看见一个、又似乎是一对人影,在逐渐熄灭的废墟中一晃而过,然后就被焦黑砸落的木梁挡住了视线。

何况当时正是激动人心的破城之时,众人的欢呼与畅快萦绕耳畔,对于此事,他也没太在意。

何况对于复国成功的喜悦来说,这压根儿也不是什么值得他放在心上的大事。

......

外边的天色渐晚,黑夜将至,宫里寂静的很,已是褪去了白日的喧嚣。

楚舒去了炊房。

酷暑最是炎热,她准备熬一碗银耳莲子粥,给金殿里的皇帝送过去,好消消暑。

藕粉色衣裙的少女在屋内熬粥,小婵就静悄悄地站在窗外看。

盅内的银耳逐渐融化,莲子粥的香气伴着冰糖甜丝丝的气味飘了出来。

她看见楚酥从香袋里拿出一个小纸包,在手心里默默展了开来,里面的粉末抖了抖,很快便融了进去。

楚舒之前吩咐过,现下炊房四周并没有什么人,小婵静静打开房门,又转身合上,这才转头面向了房内的少女。

楚舒显然有些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