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切都只是假象。他父亲和母亲其实都是燕国军队的间谍。两国交战,他父亲被派往堰城刺探情报。
所谓的负心陈商人,其实是燕国刺探情报之人。所谓的风月楼,其实是传递情报的场所。这是陈耒幸挑挑拣拣,告诉客栈内众人的。
但还有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他没有说。
比如——
后来燕国倾覆,他的父母两人逃出京城,结为夫妻,在颠沛流离中生下陈耒幸。
从陈耒幸有记忆开始,他们就在不停的搬家。父亲总是在一个夜晚悄悄离家,母亲明明醒着,却从不过问。
几天后,父亲浑身是血的回到家。陈耒幸扶他进屋,母亲表面上冷静地指挥他取来热水疮药,背过身时,一行眼泪却直直滑了下来。
陈耒幸偷偷去医馆抓药,在街上看见墙上大大的缉查悬赏令。城里掌兵的守正被杀了。
守正原是燕国叛臣降将,周国一统中原后,被任命为守城长官。几天前,守正幼子出生百日,府上宴请宾客,刺客混进府中。
座上的守正前一秒还抱着幼子笑呵呵饮酒,后一秒整颗头颅被钢丝绞断,铛啷啷顺着台阶一路滚下去,溅了怀里婴儿满脸鲜血。
可怜那懵懂无知的婴儿,一开始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满手沾着他亲生父亲的鲜血,咯咯拍掌直笑。直到人群骚动起来,那出生不足岁的婴儿,才惊骇地差点哭背过气去。
官府正在四处追查嫌犯。陈耒幸仓皇回家,父亲已经醒了,虚弱地抬手摸摸他的头:“我们又要搬家了。”
他五岁生日的那一天,父亲开始教他学武。母亲劝父亲就此收手,隐姓埋名,过寻常生活,别让唯一的孩子也走上不归的复仇血路。父亲则斥责母亲贪生怕死,已经忘了国恨家仇。
两人大吵一架。母亲要带他走,他看了眼鬓角斑白的父亲,没吭声。
母亲愤而离家。
从那时候起,他每天天未亮就起床,练习武艺。父亲画下周国皇亲贵胄的画像贴在墙上,让他每日睡前都反复观摩,牢牢记住这些面孔。
父亲让陈耒幸发誓,会终此一生之力,杀尽画像上的人。即使陈耒幸自己死了,也要让他的孩子继续报仇。
比如——
他十二岁那年,燕国旧都爆发起义。一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少年被拥为新燕王。据说是当年燕王的遗腹子,流落民间,直到现在才被找到。
新燕王面容秀美,面若敷粉。单薄的身躯套在过于宽大的黄袍下,像一个精致漂亮的人偶。发间藏了一朵粉嫩的桃花,被起义军统帅不容违抗地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