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和电影的表现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需要演员们调整状态和摸索表演方式。但是总体来说,戏剧演员很多时候的功底和表演经验会更强一些,就像之前出演《逆袭的灰姑娘》的曾伦因,现在已经火得一塌糊涂。他本人就是戏剧演员出身,演技好得那叫一个出类拔萃,原来演了很多戏剧都没出圈,结果演了个偶像剧瞬间爆火,很快成为炙手可热的流量。
但谁都知道,这位戏剧新秀跟普通流量之间,那是隔了好几个戏骨的差距。
当然,曾伦因在戏剧演员里也是十分出众的,并不是每个戏剧演员都是他这个等级。不过相比起一些参与选秀或者通过网络一夜爆火的新人演员,至少在经验和积累上,他们要有底蕴得多。
而且片酬更低。
不论国内外,戏剧演员的平均薪酬一向都是让人唏嘘的。知名演员或者核心演员会更高一点,但跟明星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而殷怜故意拿戏剧剧本来交换影片拍摄,而且还是公益宣传用的影片,肯定是没打算老实按照影视行业的标准付钱的。
而按照戏剧行业的标准,就算殷怜承担全薪也花不了多少钱,何况剧团本身就会花时间去排练戏剧版本。
倒不是殷怜小气,不想给这些人好的待遇,而是如果她不小气就不合常理,不但不会让人高看,反而容易让人觉得她花钱大手大脚,成不了大事。
这世上最难得,就是恰到好处。
但是如果让这些戏剧演员转变表演方式,在镜头前演出,多少还是需要他们付出比例行工作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这一点工作量,殷怜选择了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她思考过之后,能想到的就是在拍摄期间给他们解决三餐和交通问题——当然,就算戏剧演员待遇再差,也不至于吃不起饭坐不起车,所以殷怜的安排肯定是要更进一步的。
首先殷怜专门调来了一个餐饮队,让营养师专门安排了一下食谱,主要是达到热量和营养间的平衡,也就是相当于给每个人定制了营养美味的减肥餐。
不过考虑到时候参演的演员人数众多,殷怜也不可能真的逐员定制,所以本质上只是提供了相应的选项,令人自主选择。
然后就是交通安排。
跟每个剧团签订协议的时候,殷怜顺便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让参与演出的所有人下载小米糖他们在使用的内部app,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账号。
app里面的内容很多,包括殷怜先前已经上传的各种演艺资料,还有ai进行咨询。同时,这些演员安装了app之后,很快就被要求填写自己的住址,如果逾期不填写,视同自动放弃免费的接送服务。
除了少部分有车或者追求时间自由的人,大部分人都填写了资料。然后ai就对于路线进行了相应的计算,最后得出了几条最佳线路,并且安排好了相应的接送服务。
所以影片开始拍摄的时候,演员们的反应甚至是惊喜的。
殷怜给出的薪酬不算太高,不过因为是公益片,大家都能理解。相对来说,工作期间的福利安排那才叫贴心,每天上班就有车接送,有专门设立的食堂和餐补,不但味道极佳,竟然还兼顾了热量控制。
其实舞台剧的日常运动量极大,并不需要像影视演员一样节食。但是如果有野心一点的话,还是有很多人惦记着小屏幕大屏幕的,不是他们不够热爱现在的工作,实在是过大的现实差距面前,理想和爱好的分量实在无法和现实抗衡。
只要有这个野心,大部分人都还是试图将自己的身材维持得更好的。
这种情况下,殷怜的做法虽然花费不大(因为都是从自己的产业里抽调人手),但是却大大减少了一众演员的生活压力,让他们能够更加专心地投入到拍摄之中来。
甚至再考虑再三之后,殷怜还安排租用的小面包车在特定时间里,帮忙有需求的演员进行家里孩童的接送,因为在她调查之后,发现这其实是在加班情况下,比较影响演员工作心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客气地说,不管这几部剧拍得怎么样,但是经过这一茬,殷怜手下剧组的待遇却是流传了出去,成了业内传说。虽然也有人觉得殷怜这钱用得不到点上,慈善的性质更大,但是殷怜自己却颇为满意。
说到底,她这辈子都不可能高价请大牌明星来拍戏的。
不可能不可能。
明星效应和品牌效应二选一,她选择自己成为这个品牌。反正她可以有数不清的优秀剧本,完全可以靠质量经营出名声。
所以这种情况下,她宁愿当具有孵化性质的造星工厂,依靠本身的实力和待遇吸引有天赋有野心的新人,也不愿意花大价钱去提高核心演员的待遇,因为她不需要明星的人气来弥补剧本故事的不足。
而这种状态下,影片的拍摄要比预想之中进展顺利太多。这种顺利让殷怜也有了更多功夫进行其他方面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