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是什么大ip作,所以殷怜也没有搞什么早期宣传,角色选定和电视剧开拍都没有公开宣传或者开发布会,连开机仪式都进行得很敷衍,基本上是趁演员还没到齐,安排着没事干的成员快速完成了。
她觉得不办也没所谓,但是工作人员很多信这个的。花点小钱和少量时间买团队一个安心,倒也不亏。
剧情安排里面,主角团队的戏份差距基本不是很大,但年纪最大的田果和杨露由胡思琳跟岳安晴演出,年纪最小的叶小曦则由小米糖出演,罗顾演了同他同姓的亿万财阀继承人罗维,陈童和孟家姐弟则由剩下的人竞争上岗,竞争失败的孩子倒也不是就没有了戏份,因为配角里也有一些儿童的角色。
剩下的演员则都是殷怜单独联系下来的。
曾伦因到的时候,看到这么多的童星其实是有点怂的。众所周知,儿童演员是出了名的麻烦,但实际情况比预想中好多了。
小演员们足够老练是一回事儿,主要是殷怜也管得住。
当然不是所有小演员都听她的话。每次换地方的时候,她都会额外准备几个休息室,还自带老师,一个休息室拿来给小孩子们补习文化课,一个休息室拿来给他们补习专业技能,最后一个则给他们放电影,电影室还分了三个小隔间,用隔音板隔好,环境偶尔会有点逼仄,视当时的环境决定,三间隔间放不同的动画,一间喜剧,一间治愈,一间致郁。
她之前一直在有意识地搜集各种影片,现在要用的时候,就直接让ai分个类。
因为公寓的小演员全都参与了演出,殷怜索性把所有老师也给带上了,在附近统一安排了住所,算差旅补贴。
放几只羊也是放,放十几只羊也是放,殷怜就让他们把其它小演员也带着,不管学文化课还是学专业课,总之不能荒废了时间。
这种情况下,凡是跟组但是当天没戏的小孩子,基本上统统被殷怜关起来去学东西了。只有有戏的时候,殷怜才会提前把他们早一点送进放映室酝酿情绪,再让ai设计好形成规则,卡着时间提前把小孩子叫出来准备拍摄。
殷怜一直觉得演戏或者创作都是非常需要阅历和情感的工作,两者只是在技术方向上有点区别,一个需要的是肢体表现能力,一个需要的是文字表现能力,但是他们在非技术方面需要的是同样的东西,就是共情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
虽然她先前已被善意地劝告,耗费太多时间教导这些孩子吃力而不讨好,先不说性价比的问题,只说就算好不容易教出那么一两个,也许他们成年后却会因为某种原因突然转业。
未成年人的未来是很难以确定的,而在娱乐圈里,命运的多变与不稳定甚至还要更加荒谬和玄奇。
如果仅仅只因为无法坚持还不是最难让人接受的,更怕是因为各种荒谬的,不易主观意愿为转移的不可抗力因素。
但是殷怜在这一点上就很不听劝。
她与其他人的认知不同,她现在做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劳心劳力,但对于她本人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当然,即使站在她的立场上,很多人和她的想法也不一样。但或许确实是遗传了殷家和季家两家长辈的社会责任感,她在于帮助别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试图去改变他人的命运这一点上面,并没有太多的厌恶或者排斥。
很多人眼中的麻烦事,在她看来还是挺有意趣的事情。
当然,她也是有自己的选择性的,基层工作是真的又累又不好玩,成人也很多都很难缠,她能给出的感情和精力都很有限。殷怜喜欢给聪明人和孩子帮助,前者给他们一条绳子,他们自己就能爬到月球上去,后者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帮助,都会直接早就对方的世界观,恁有成就感了。
小米糖这群孩子对殷怜来说就是很值得的。他们是孩子,也并不笨。
所以她面对认识的圈内人的劝说,给予的回答是:“能不能长久地从事这一行业并不重要。我只是喜欢有演技的演员才这么做罢了。再说了,他们未来是不是从事这个行业其实不重要,至少这时候学到的东西都是真的。”
她都这么说了,对方也就放弃劝说了。没有人讨厌有演技的作品,很多时候,仅仅只是利益而让他们妥协罢了。
殷怜的做法除了可能会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之外,无论对演员,作品,行业,观众都只有好处,也就竞争对手会比较糟心而已,所以除非是同期的同类片,其他人又何必多这个话呢?
好心劝她的人确实也不是转弯抹角故意阻拦她拍好作品,所以看她心里有数,便也不劝了,只祝她一切顺利。
殷怜在拍摄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宣传,就是网上的官博定期放一些花絮,热度比较一般,但也有,主要是她本人以及演员们的粉丝。
像这种官博开通之后往往都会先买一波粉丝,殷怜刚入行,大家怕她不知道情况,在方方面面也都会提醒一下,结果殷怜完全不以为意,并不打算买关注。大家觉得她小孩子心性不懂行情,只好纷纷发动关系帮忙转发,最后的热度当然说不上太高,但竟然也过得去,至少看上去不算太冷清。
群里的大家顿时纷纷私下议论:“谁给小殷怜买粉丝了?”
“没有。”“我也没有。”“这关注人数有十几万了吧?不可能纯粹都是活粉吧?”
有入行不久的问道:“十几万不算太多吧……这么多人转发……”
结果就见一群前辈但笑不语。
最后还是一位年轻导演开口带了点嘲讽味道地好心解释道:“现在的网络数据呢,五百亿观看量都算少的。但你要想,短短一天时间就关注了的人,如果都是活粉,转换成票房都有几百万呢。虽然不是电影吧,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也不一定都会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