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 706 章 706(2 / 2)

而系统会根据这个结构数据和材料选择计算出图纸上设计的各方面属性效果,并且根据效果对图纸进行评级,然后玩家在之后根据图纸进行的制作过程之中,也会因为实际的操作流程导致实际成果的升阶或者降阶结果。

整个设计的操作仍旧是简单但具有挑战性的,玩家可以轻松完成,但是需要精准的操作才能达成高评价。

陈盼本身玩得还是挺高兴的,主要是这个系统非常好上手,但上限又很高,给了他很多进步的余地,可以说既好玩又有挑战性,因此他玩得很开心。

但相比他那纯粹只是觉得“很好玩”的感想,弹幕才是真正要疯魔了。

真正的船模爱好者,有多少人能抗拒亲手去一点一点打造一艘结构细致,完全符合真实船体构造的模型?跟不用说这游戏根本不限制手残,连一些虽然爱好,却因为硬件条件跟不上而只能停在爱好者层次上的粉丝都有了真实体验的机会。

当然,事实上,陈盼目前使用的这个角色其实并不只有职业玩法,同时还有其它很多相关剧情,比如船厂里就有多个有名有姓的角色,与之有着社交或者竞争剧情,或者两者兼有。

地球ol可操作的角色有上百个,而不可操作但有名有姓的角色,多半也有着预设好的人生轨迹。目前已经被设计出来的职业,每个职业都有相应的圈子,会有数个玩家角色和数量更多的剧情人物被划分到其中,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通过预设好的逻辑机制跟玩家产生相应的剧情。

这些剧情很多都是被编写好的,但是发生的方式却有其不确定性,会根据不同的人物和属性出现智能化演变。举例来说,做同样一件事,你可能会跟人物a产生交集,也会和人物b产生交集,端看当时附近的环境条件。而即使与不同的剧情人物触发了类似的事件,由于彼此性格和相性的差别,以及玩家采取行动的不同,事情也可能出现不同的发展。

对于殷怜来说,这就是ai逻辑系统在于游戏剧情线之中的作用。

令整个系统变得生动而多变。

不过无奈陈盼和粉丝都沉迷于制造系统,对于社交的体验一点也不深入也不上心,因此他这边,几乎没有能够体验到多少殷长宁和殷怜互相协作而调整出来的剧情系统。

不过这个足够丰富的社交系统能够在谁那里发挥最大作用,殷怜不用想就能知道。

彼得潘的这群孩子虽然每个都有很强的表演天赋,也都一度打出了名气,但他们之中几乎没有社交咖。其中能够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也就是不排斥社交而已。

想想这也不奇怪。因为戏演得特别好的人,一个要心思敏感,善于体会和观察,二则会花费很多时间和力气在增进专业能力上,能分配给其它事情的心力就少了。

这其中似乎有人悖论,就是擅长观察理解的人怎么会不擅长沟通?但事实上,理解不等于能够互动,不如说它更容易塑造的其实是恐惧情绪。而社交很多时候讲究的不是能够理解他人,相反,一个良好的社交关系,双方必须要学会能够忽略很多东西。

而彼得潘的这些孩子,本身其实也很符合幸存者偏差的道理。彼得潘选取受害者也是有倾向的,越是不擅长沟通的小孩,自然是越容易操控。

加上彼得潘事件的曝光,如今能够不排斥交流,已经是殷怜的手段体现了。

哪怕是小米糖这种性格乐观,又还带着孩子气的健忘的孩子,也会在游戏里尽可能地避免冲突,就是源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相比之下,能够在这样的游戏勇于社交,勇于撕逼的,也许就只有岳安晴一个了。

她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放飞自我。

她也热衷于跟粉丝互动,粉丝无时无刻不想着搞事,而岳安晴非常配合,很愿意满足他们的大部分提议。